第706章 发难(3 / 4)

都督请留步 携剑远行 2972 字 6个月前

都忍不住微微点头。

表面上看,似乎梁军平定河北很容易,实则不然。河北户口众多,而且大量依附于世家。特别是在河北腹地,也就是邺城以北的诸多郡县。这里坞堡林立,豪强众多。

百姓入坞堡则为乡兵,出坞堡则为佃户,要是军事解决的话,就必须要一个坞堡一个坞堡去拆,一个郡一个郡去啃。

老实说,没有个十年八年的,想完全平定河北,很难。

几乎不可能。

这就是高乾他们说话的底气所在。梁军来了如何?刘益守来了又如何?

他们追求更好的生活,才选择与这些外来势力合作。但当河北世家只想着自保不想着发展的时候,他们苟在河北,也一样能过下去。

“第一道圣旨要调兵,我们不能同意。兵调走了怎么发檄文讨逆?

第二道圣旨也不能遵守,司马氏篡位后杀各方都督,便是用的此策。唯有第三条可以同意,送些粮草到邺城,以麻痹高欢。”

李希宗沉声说道。

和高乾他们比起来,他的立场要软弱一些,但也是坚定的“主战派”,完全不考虑跟高欢媾和。

“言之有理。”

高乾微微点头,他也不得不承认,李希宗的办法很好。

“夏至发兵,可借朝廷圣旨之命,派一路偏师行军去内黄县,以掩人耳目。

高欢兵马在前线,返回邺城尚需时日,我们不问其他,直扑邺城即可。”

高敖曹忍不住加了一句。

与高欢、刘益守等老硬币长期斗法的过程中,高敖曹在用兵套路上也成长了许多,起码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了。

听到这话,高乾、李希宗等人都是忍不住点头。只要拿下邺城,大势已定,高欢在南面的军队不足为惧,已经是无源之水。

“会不会走漏消息?”

崔甗有些担忧的问道。

大堂内众人都一齐看向他,眼神似有不善。

“我当然不会走漏消息,可是这么多人一起发檄文,就一定没人跟高欢私通消息么?谁敢打包票说自己绝对不会做背叛之事?”

崔甗急忙辩解道,只不过越描越黑,在场众人的面色越来越难看。

不是他说得没道理,而是太有道理,一下子把这里的人都给吓到了。

当初袁绍在冀州起兵,号召天下诸侯反对董卓,所谓义军浩浩荡荡看上去很有威势,最后结果如何呢?

各部都是心怀鬼胎,没有几个是真心反董的,只想从中捞取政治资本。

气势汹汹而来,狼狈逃窜而去。

如今高乾打算在冀州发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初的袁绍。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高欢已经借着朝廷的名义打压我们,只能按原定计划行事,夏至当天起兵,直扑邺城而去!”

高乾狠狠的一拳砸在桌案上,面目狰狞!

他不是没有跟高欢合作过,甚至可以说是精诚合作。只是,高欢现在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甚至手里的兵马,也不如河北世家的人马雄壮!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高欢可以为河北之主,我高乾为何不可以?

至于刘益守和梁国,高乾一点也不担心。到时候河北是梁国的,也是河北世家的,以及他高某人的!

河北都督,冀州刺史,封个类似的官职不就好了嘛。梁国和刘益守得了面子,高乾与河北世家得了里子。

高乾一点都不担心后路问题。

只要能搞定高欢,整合河北的力量,是战是降,都是好走的路。

“如此,那便这样安排吧,都回去准备,依计行事,一同发檄文,一同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