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斗中太史誉虚拉一弓,待慕容翰身形闪避,突然发箭向他闪避方向射去。慕容翰人在马上腰腹发力,猛一扭斜仰避开来箭,同时探手当空一抓,射来的箭矢被他稳稳拿住——又是空手接飞箭。
“雕虫小技!”坐稳了慕容翰一声冷哼,将夺来的箭扣在弦上便是一箭又射了回去。
太史誉拿弓轻拨,那箭落在地下,慕容翰连射三箭,都被他躲了开去。太史誉纵马急驰,突然俯身如苍鹰搏兔一边探手往地下一捞就在地下抬起了一枝羽箭。
“好厉害的功夫!”
“这本事可以上阵搏个功名。”
“这是棋逢对手嘛!”
“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眼看两人杀的棋逢对手难解难分,围观的黎民百姓不断遥遥给二人助威,场下人潮发出一阵又一阵呼喊声。
宫胜突然对刘曜说:“这慕容翰怕是另有计策。”
刘曜于是问:“怎么说?”
宫胜说:“他在积攒箭矢。”
这时与两人不相识的段文鸯也插进来说:“那慕容翰多半是打算后发制人。”
两人各逞本领又在场上对射数轮,太史誉时不时俯身拾箭,竟然始终保持了箭袋里不下十支羽箭,慕容翰也如太史誉时不时的拾取一二枚羽箭,不过他的箭足有满满一袋。
太史誉纵马疾驰,他弯弓搭箭却并不射出,只是引弓指向慕容翰须臾不肯放松,慕容翰同样跑马弯弓,箭矢同样是引而不发,两人都在寻找放箭的时机。
马蹄声里坐在鞍上颠簸起伏的慕容翰双眼注目着太史誉,扣弦的手稳如磐石,心中不住盘桓着对方的破绽。两匹马足足绕场一周,慕容翰首先射出了箭,他一声大喝:“看箭!”一箭射向太史誉的马头。太史誉几乎同时发箭,射的是慕容翰左肋。
箭似鹰隼追劲风,马如句龙卷地浪,弓如玉,弦似血,一场马上控弦浪战看的大夏门上一众观战的文武官员目眩神驰。
中书令孙秀赞叹说:“昔日楚庄王得养由基,由此问鼎中原成就霸业,今日王爷麾下新得这二人,不在养由基之下,他日必建大功。”
卫将军张林也说:“如此才俊我都想请王爷让与我左右卫。”
尚书令满奋马上打着哈哈说:“这般人才就是调入尚书也不是问题。”此话一出却是人人侧目,满奋也自觉一时口快说的太过荒唐了。
司马伦于是不得不开口说:“文物殊途,还是各安其命的好。”
相国右司马刘谟当即说:“王爷说的是,兵家子列于朝堂确实是让人笑话。”
相国左司马王堪则说:“本朝九品论才,没有足够的才干自然不合适入朝为官。”
荀崧也跟着说道:“九品制度是国家之本,为官选德,想入朝为官还是应当先予以品评才是。”
且不提大夏门上一干文武官员又一轮议论门第,宣武场上双手抱肩观战的宫胜正与刘曜细细分析战局:“义元前后已经射出了四十箭,他拾取的箭支也有十支,也就是说他现在手里的箭支全都是拾取的。而慕容翰前后射出了三十箭,另外又拾取了五箭。所以——必是连珠箭!”
话音方落只听慕容翰一声断喝:“来而不往非礼也!我这一手连珠箭还请评鉴!”慕容翰抽箭——三箭同出,扣弦——四指间各夹一箭,发箭——三矢迸射正是连珠箭。
箭矢射到不过瞬间,太史誉心中只来得及稍微恼火一句“中计了!”他身形后仰,一手施展“分光捉影”的绝技,另一手挥弓格挡,“嗖嗖嗖”一连三声响过,一支箭被他用弓格开,一支箭被他闪过,一支箭被他空手接下,然而这只是开始。慕容翰手上不停,发箭如风,转瞬间又是三箭离弦而去。
陈安问宫胜说:“如何断定他会用连珠箭?”
宫胜一边观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