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运刀如飞,扬起刀光似雪,一刀斩下虽有千钧之力,劲道却并不用老,后续依旧变化自如,能放能收,当真是举重若轻。封云使出浑身解数来闪避招架,意图仗着陈安长刀不好收拾的弱点,抓一个机会乘虚而入,却从无一次能够晃过陈道威的一双火眼金睛。
陈安和封云各有本部三百人马,封云所部三百悍卒本是刚刚击破敌寇,正是气势昂扬追亡逐北,大有踏破一切当面之敌的气概。然而与陈安所部迎头相撞,却见陈道威推锋而进,直把封云所领人马打的节节后退,三百训练有素的精锐士卒几乎上下解体不复成阵势。
张信眼看前面战况不利,对左右说道:“牵马来。”左右立刻把他的战马牵来,然后这位虎贲郎将上了马高声大喊:“弟兄们!杀破敌军荣华富贵,淮南王不吝封赏!给我杀呀!”
张信在马上喝令部下的同时,宫胜正率领人马赶来增援,他遥遥看见一员敌将骑在马上指挥。于是他摘下了弓,搭上了箭矢,对同行的太史誉说道:“我且助道威一臂之力。”说罢便拉满了弦一箭射去,只听得远处一阵大哗,那敌将已经应弦落马。
张信被射杀的时候,他的部下是震惊的,张将军如此奸猾怎么就死了呢?不是说祸害活千年吗?
张信的三百人马一片混乱,主将阵亡,他们这些当部下哪还有前途可言?一个亲兵在混乱中背起张信的尸体,招呼了几个人就一路往回跑。紧接着这三百虎贲军也撒丫子的开始跑,再然后是抵御不住陈安攻势而溃散的封云所部。
且不提封云边退边打,又重新组织了人马。只说那小兵背着张信的尸体一路跑回承华门前的淮军本阵,他高声大喊:“虎贲中郎将张信为国捐躯!虎贲中郎将张信为国捐躯!虎贲中郎将张信为国捐躯!”
随着喊声远远传开,承华门前淮南军上下哗然。车辕上的吴王司马晏大怒:“这人扰乱军心,兄长,应当立刻派人将他拿下!”
淮南王司马允同样面上腾起一片怒意,不过他却制止了自己的弟弟说:“祸患消弭于无形才是上策,现在全军将士听的清清楚楚,再去惩治报信的人反而落人话柄,招那人过来。”
背着尸体的那小兵本来跑的一身汗透,此时眼见面前一群群盯着自己的士卒又出了一身冷汗,冷热交加竟然忍不住一阵哆嗦,心里想着如果眼前这帮人把自己治罪又该怎么办。
忽然士兵的列阵分开,从中走出一个人来。这人年纪不算大,并不着甲胄,而是穿一身青蓝长衫。他来到小兵面前说:“王爷召你前去,跟我来。”他的语气十分平和,甚至于还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让这背着尸体等候发落的小卒子受宠若惊。
那小兵背着尸体一路跟着引路的人,到了司马允的车驾前,他放下张果的尸体,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口中哀嚎:“王爷啊!张信将军战死了。张将军咽气前最后的遗愿就是再见王爷您一面,告诉王爷他是死于王事,死而无憾呀!小的冒死抢出了遗体,就为了让将军他可以瞑目。”一番话说完只是不停磕头。
车上的司马允听完这小卒子的哭诉,仰天长叹一声:“想不到张将军如此忠义,我大晋从不亏待为国效死的将士,宣皇帝如是,景皇帝如是,文皇帝如是,武皇帝如是,当今陛下如是,本王亦如是。”
司马允说完一把扯下车后竖着的一面大旗下了车,他将那旌旗覆在张果尸体上面掩盖住面目,然后语气肃穆的说道:“张将军请瞑目,本王决不让你白白牺牲。”
说完话司马允转过身问跪在一旁的那小卒子:“你叫什么?”那小卒又磕了一个头答道:“禀王爷,小的叫做韩卫。”司马允随即又对旁边引那小卒子来的青年说:“伯道你且为这位壮士记功,主将战死依旧不离不弃,承遗志,奋余勇,百死护卫尸身到此。宣我仁义,使世人知我军将士之忠义,扬我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