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搬石砸脚(1 / 2)

俄国人突袭勇拂营地的前因后果,是于半个月后才由江户方面传来的,而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虽然未再发生俄国军舰抵近勇拂营地码头的事件,但探报表明,俄国军队已经开始在北见山地一侧修筑营房,虾夷地的局势紧张了起来。

在消失数个月后,俄国人重现虾夷地,其原因多少有太一自找的成分在里面。

根据江户传来的消息,在七月初,英国皇家海军应幕府请求,赴对马岛驱逐俄国军舰。面对英国的武装干预,以及美、法等国的外交抗议,俄国军舰波萨得尼柯号舰长毕里列夫下令返回海参崴,持续小半年的对马岛事件虎头蛇尾。

不过俄国人似乎并不愿意就此咽下这口气,在回避英国锋芒之后,其远东军区将视线又投回到了虾夷地

这就让太一有些想骂娘了,虾夷地距离库页岛极近,晴朗的日子里,甚至能隔海眺望彼此,而距离海参崴实际上也并不远。虽说沙皇时期的远东战略刚刚起步,海参崴远没有苏联时期那么庞大的驻军,但捏死通商屋开拓团还是轻而易举。

太一曾写信向英国公使阿礼国求助,希望英国能再次出面敲打俄国人,但这次阿礼国给出的答复就有些玩味,英国表示可以向通商屋必要的武器支援……当然,有的是白送,有的还是要用钱买。

“要不向幕府求助?”寿太郎建议道。

太一摇摇头并未采纳,因为长期以来,在岛国执政者的认知里,也就把虾夷地西南部的渡岛半岛当作自己的地盘,而在传统认识上虾夷地中部、东部区域是阿伊努人的。

战国时期,阿伊努人暴动差点将和民完全赶出虾夷地,但最终由于武器、防具工艺差距而未能成功并遭遇重创,这也是最后一次阿伊努人与和民的大规模冲突。

而在这之后,特别是江户幕府时期,岛国开始对阿伊努人实施绥靖政策,因为他们发现在更北边,还是体毛更多的敌人虎视眈眈。

因而,北海道中东部地区成了岛国与俄国的缓冲地,阿伊努人也自此“肩负着”阻挡沙俄南下的重任。幕府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只要冲突不波及渡岛半岛,那么一切都ok。

从这方面考虑,既然通商屋接受了虾夷地开拓工作,那就要承担起原阿伊努人承担的屏障作用,幕府出面站台甚至施以援手的可能性并不高。

曾文正公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太一不得不承认,现今可能通商屋要靠自己拯救自己了。

下一步,太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积极应对。

开拓团各雇工小组的编成与民兵队实际上相通的,这也是太一借鉴了后世各国屯垦戍边军团的经验,确保在必要时刻,雇工能够成建制转隶成为军队,而不需要重新构建自上而下的指挥体系。

但存在一个问题,这一构想只是刚刚起步,开拓团的大部分雇工甚至刚完成由农人向工人的转变,让他们上战场无异于痴人说梦,民兵队还是精挑细选又进行大量训练的结果。

“把军训常态化搞起来吧,”太一无奈道,“开拓团的全部雇工,包括垦荒农户,按照每十日一天安排队列及射击训练,当然不同工组的训练和上工日程要岔开。”

“英国人承诺会无偿2000支恩菲尔德1853型步枪,可以在军训时用起来。听托马斯·哥拉巴说是东印度军团淘汰下来的二手货,不过起码是米涅弹线膛步枪,作为民兵训练使用完全不成问题,甚至必要时上战场,也不会显得过于落伍。”

“另外,暂成立一个由五名委员组成的管理委员会,专门对我负责,统筹虾夷地开拓、卫戍、建设等的各项事务。管委会总负责人由你担任,勘兵卫、舍助作为非驻会委员,其他两人由你提名,协助你工作。从下个月开始,上到管委会委员,下到基层雇工,全部进行分级。工组和民兵队都要是一个标准,按照管理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