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这才导致米石涨至3.6两,急剧的通货膨胀,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怎么在以吏治清明著称的洪武一朝,竟然有人敢哄抬粮价?
黄雄英疑惑的问道:“那周边的省府呢?”
“哼!”
朱元璋哼了一声:“能好到哪去?还不是蛇鼠一窝,沆瀣一气!这些奸商好大的狗胆,要不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上上下下统统都该杀!”
“呃……”
黄雄英皱眉思索片刻,道:“这件事怕是没那么简单,洪武老皇爷的手段您也是知道的,就凭这些奸商,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胆子,背后恐怕有着一股不小的势力!”
朱元璋缓缓点头,事实上他也是这么想的。
他最担心的就是有藩王参与其中……
朱元璋轻叹了一口气,道:“但若真把这股背后的势力查处清楚了,灾区恐怕早就白骨累累了。”
黄雄英点了点头,道:“他们敢串通一气,大发国难财,就是吃准了朝廷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动他们,而且这件事过了以后,本着法不责众的原则,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朱元璋闻言,气得闷了一口酒。
他何尝不想杀他个人头滚滚。
可就像他大孙说的那样,法不责众,总不能把那一片的粮商全杀了,那以后谁来贩粮卖粮,谁还敢贩粮卖粮?
“哎——”
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又是闷闷的灌了一口酒。
他来这里,本不想说这个的,但是说着说着,又扯到了这个上面,让他刚刚放松了些许的神经又重新紧绷了起来。
“好了,不说这些烦心事了,来来来,陪咱喝酒!”
说着,朱元璋又灌了一口酒。
黄雄英却是一副沉思的模样,半晌,缓缓开口说道:“爷爷,其实……也不是全没办法!”
闻言,正仰头喝酒的朱元璋停住了,片刻后缓缓放下酒杯,一双发亮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黄雄英:“大孙,你有办法?”
黄雄英微微的点了点头:“孙儿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行不行?”
朱元璋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一脸急切的道:“快说!”
黄雄英开口道:“孙儿刚刚说,那股势力吃准了朝廷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动他们,朝廷不能动,但不代表其他人不能动啊?”
“谁?”
朱元璋虎目灼灼。
黄雄英却是徐徐吐出三个字:“老百姓!”
“老百姓?”
朱元璋一怔,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黄雄英点了点头,道:“他们不是有粮不卖吗?那咱就让老百姓去跟他们要!”
朱元璋还是听不明白,但隐隐感到有些苗头,急切道:
“怎么要?”
黄雄英继续道:“强要!让曹国公在城中每一个粮商的府上挂上两个大灯笼,一个写上国难当头,一个写上匹夫有责!”
“然后放灾民进城乞讨,只准向挂有这两个灯笼的人家去要,不得骚扰小户百姓。”
朱元璋闻言眼中发出亮光。
只听黄雄英道:“您想想,上百万的灾民,还不得蜂拥而至,把这些粮商的宅院,店铺围得满满当当的?”
“灾民都是饿疯了的百姓,知道这些粮商家里有粮食,还不得把这些粮商给闹得七荤八素,痛苦不堪?”
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头。
这样的情形,他经历得太多太多。
曾经他还是那个带头的人,他带着百姓去抢蒙元的粮仓,那个场景历历在目。
可那是在动乱时期,如今可不一样啊。
朱元璋皱眉道:“可是,让灾民这样闹,怕不会……”
“怕不会闹出民乱是吧?”
黄雄英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