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4 / 4)

可以自欺欺人,但现实却不会跟着欺骗他们。

马上就要进入长安城了,他们马上就要直接面对董拙了。

如果他们还抱着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那很难说董拙会有什么手段对付他们。

根据荀彧传来的书信,董拙行事比之在洛阳时虽然有了改观,但依然不是什么良善之人。

霸道自负,手段狠辣,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些学子若是不能在见董拙前端正态度,那就算不会丢掉性命,只怕也会落个闲置冷落,长期得不到使用的结果。

若是如此的话,那来洛阳的意义何在?

人啊,还是要坦诚些。

既然做出了选择,就别太矫情了。

不然只能是害人害己!

只是荀攸虽是一番好意,但到底还是太过年轻,未经历练,做事太过直接,有欠考虑。

这番话只怕是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可能为荀攸日后种下祸根。

荀爽想了想,还是说道:“王朝兴替,家国存亡,这本是寻常事。

神州万国,浩浩汤汤,但其中可有恒古不灭之朝廷乎?

便是威震神州的中央五大天朝,万年前不也是黄土一杯吗?

所以汝等无需为投靠新主而感觉羞愧。

东汉失鼎,诸侯共逐之。

董太师能在诸侯中脱颖而出,便是天命所归。

汝等前去投靠,乃是顺应时势而已,何愧之有?”

这番话无疑就说的众人很舒服了,为他们投靠董拙找到了足够的心理借口。

于是众学子心悦诚服,一起对荀爽拜道:“多谢老师指点,学生受益匪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