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不世功勋!(2 / 3)

未曾纠结,早已有了合适的人选,孙兴棱!此人对王朝以及对他,都是忠心耿耿,且随他立功许久,理应得到升迁。再加上,孙兴棱为人稳重,不莽撞,守成有余,在康都戍守半年,熟悉流康及康都的情况,乃是最佳人选。自己人,信得过!做出这个决定后,秦易召集众将,说出了这个安排,顿时引来众人的惊诧。愣了片刻,众人回过神来,纷纷望向孙兴棱,眼中尽是浓浓的羡慕!极其羡慕!跟随秦易,他们起初是为了立功,毕竟秦易战无不胜,跟着他,能够尽快积累战功。但到了后面,女帝失踪,秦易成为新帝的不二人选,众人心中,就多多少少有了跟随秦易,立下从龙之功的想法。这会让他们受益无穷!而如今,没想到,孙兴棱会是第一个收益者!因为跟随秦易,而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提升,说是一步入青云,也绝不为过!毕竟镇帅,可是二品大将!而镇帅,又远超普通的二品大将。唯有深得天子信任,才能被封为镇帅,掌管一镇之兵马,负责数府之安危。此乃众多武将,梦寐以求的职位!“兴棱,恭喜你啊!”“孙将军,大喜啊!”“将军,如此喜事,你可得请客,请我们吃顿好的啊!”众人纷纷道喜,脸上都有着挥之不去的羡慕。而孙兴棱却愣住了,眼眶逐渐泛红。沉默寡言的他,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心中的感谢!当初,他家境潦倒,遭受邓煊欺压,心灰意冷,准备求死之时,是秦易救了他。是秦易给了他希望,也是秦易带着他,一路建功立业。秦易对他的重用与信任,他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无以为报,只能尽忠职守,以此报答知遇之恩。瞻京失陷,秦易率兵南下,将康都,一座王朝帝都,交于他手。将十数万兵马的掌管权,也悉数交于他,这份信任与重担,让孙兴棱矜矜业业,纵使衣带渐宽,也不敢稍有马虎,只担心毁了秦易的心血。如今,秦易竟然直接,将他提拔为二品大将,成为临瞻屈指可数的镇帅,这个职位,他从来不敢奢望过!这份恩遇,让他满心感动,喉咙哽咽,完全说不出话来!带着无尽的感激,孙兴棱起身,朝着秦易,倏地单膝跪下,极其用力,且郑重地说道,“末将,定不负王爷!”一如既往的言简意赅,但这,却是他的承诺!秦易上前,伸手扶起了对方,“无须多礼,往后,希望你继续为王朝,为临瞻苍生,恪守职责,勠力效劳!”孙兴棱郑重点头,才缓缓坐回原位。紧接着,秦易望向众多将领,说道,“各位随本王征战,立下不少功劳,回京之后,本王定会论功行赏!”此话并非客套,这些将领,乃是临瞻栋梁,自然需要好好培养,也应有功就赏。就如慕浩壤,以他的能力,待到年老将领卸任后,封个镇帅也不为过。众将闻言,顿时欣喜,连忙拜谢起来!……又在康都待了几日,待到一切弄妥,秦易便传下命令,收拾行囊,准备回返。十六万兵马,他只带走其中一万易字营,剩余的十五万兵马,留在平流军镇,归孙兴棱管辖,镇守流康疆域。此外,他也赐封了几名将领,个个皆是官升一级,辅左孙兴棱,留守平流军镇。而后,秦易便准备出发,可着甲之时,他突然想到一些问题,便派人去叫孙兴棱,准备在离开前,将事情尽量安排妥当。不多时,孙兴棱疾步赶来,拱手行礼道,“末将拜见王爷!”秦易点了点头,嘱咐道,“无须多礼,你往后驻守此处,须记住,安抚民众的同时,也须尽快让黎庶百姓,接受流康并入临瞻的事实,减轻他们的抵触感。”“待到融合的差不多了,便可开始从流康疆域征集兵马,数量不可多,十万左右便可,新兵训练妥当之后,可与临瞻士卒混编。”“当然,一切以改善民生为主,毕竟经过长期的战火殃及,此地疲敝不堪,得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改善民生之事,我会让往后上任的知府去做,你好好戍守即可,若是有不轨之人生起叛乱,须尽快镇压。待到民生改善之后,你觉得时机妥当,便写封奏折,送回瞻京,征得允许,即可开始征兵练兵。”毕竟流康疆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