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请宿主开启下一场纪录片。】
系统居然直接让陈渊自主选择纪录片。
如果是之前陈渊可能的考虑自己接下来该去哪里?
但是有了这个几乎变态的技能,陈渊有了不同想法。
那就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其中有名的就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于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乌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的普里皮亚季市。
该电站第4发电机组,核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辐射危害严重,导致事故后有31余人当场死亡,200多人受到严重的放射性辐射,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
为消除辐射危害,保证事故地区生态安全,当地和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做出应对。
陈渊开始阅读起了相关的文件数据。
1986年4月25日,4号反应堆计划关闭以做定期的维修和测试,并借此机会来测试反应堆的涡轮发电机能力――检查在电力损失的情况下是否仍有充足的电力供应给反应堆的安全系统。
切尔诺贝利的反应堆设计有一对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力供应,但是柴油发电机无法瞬间启动,此时反应堆将使用转动的涡轮作为能量来源,涡轮会和反应堆分离并在自身的惯性下转动。测试为了确定在柴油发电机尚未启动时,涡轮是否能在电力减少阶段仍充足地供应能量给水泵。该类测试早先在其它单位已执行成功,但结果不尽人意涡轮产生的力量不足以在减少阶段供给水泵动力。
为了在更安全、更低功率情况下进行测试,操作人员首先断开了反应堆的安全系统,以保证安全系统不会因为实验操作而自动触发。
此时,切尔诺贝利的4号反应堆的能量输出从正常功率的3,200兆瓦减少至700兆瓦。但是,由于在实验开始时,反应堆操作人员对能量输出的降低过快,此时实际功率输出降至只有30兆瓦,生成的裂变产品氙-135增加。
功率下降的速度虽然已接近安全章程允许的最大值,但操作人员仍选择继续实验。实验决定将功率上升200兆瓦。为了克服剩余氙-135对中子的吸收,操作人员从反应堆中拔出了安全章程所规定的控制棒数。在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05分,涡轮发电机推动的水泵启动,水的流量超出了安全规定量。
凌晨1点19分,水流量继续增加,由于水也会吸收中子,因此在水流量的进一步增加时,需要手动撤除控制棒以增加中子反应速率,成为了一个极其不稳定的危险操作。当能量输出已经低于规定最小值时,工程师们选择拆除反应堆的控制杆,保留211个控制杆中的6个,来加快反应堆的运行速率。
安全章程要求控制杆的最少数量为30个,但自认为经验极其丰富的操作人员深信6个控制杆就够用了,所以才导致这一大悲剧。uu看书
工程师们认为自己已经重新稳定了反应堆,便在凌晨1点23分04秒开始他们的实际试车实验。反应堆的不稳定状态没有在控制板上显示出来,并且所有工程师们也未意识到危险。
此时水泵的电力关闭,水流靠涡轮发电机的惯性推动,流动速率减低。涡轮从反应堆分离,反应器核心的蒸汽量增加。由于在切尔诺贝利的rbmk石墨缓和反应堆特殊设计有一个高正面空系数,因此在水流减缓时,反应堆内对中子吸收的作用减弱使反应堆的功率迅速增加。凌晨1点23分40秒操作人员按下了命令“紧急停堆”的az-5按钮―所有控制棒准备重新插入反应堆中。
另一方面,总工程师anatolydyatlov,在事故时身在切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