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试图进入切尔诺贝利的人与电影中的潜行者简直一般无二,
因此当地人就干脆把他们叫做潜行者。”
“但随着切尔诺贝利可以再次利用的物资越来越少,闯入无人区的潜行者的目的也发生了改变,由为财变成了寻求刺激。”
“非法潜入无人区在乌国成为年轻人的时尚,他们不知道在探险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但是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地:普里皮亚季鬼城。”
那些潜行者走在隔离区的边界上,他们的目的地是普里皮亚季鬼城
大多有一套统一的装束,迷彩服和一个大大的背包。
他们很少单独行动,至少都组成两、三人的小队,藏匿在切尔诺贝利的废墟中,设立自己的小据点,俨然成了这里最后的居民。
进入鬼城必须要穿过一个60公里的树林,他们在赶路的同时还要小心避开警察的巡逻,同时还有可能有野生动物出没。
累了的时候,他们就在废弃的村庄或者帐篷里休息,渴了就喝一点沿途找到的水,至于干不干净,根本不会顾及。
来的时候就有潜行者在进入普里皮亚季禁区前,落脚在一个废弃村庄内喝茶取暖
在这个探险的过程中,他们会随身携带一个盖革计数器,当辐射超额时,盖革计数器就会报警,但这些无畏的潜行者的处理办法,却是将报警值提高。
普通游客来到这里,都会很小心谨慎,生怕碰到这里的任何东西给自己带来伤害,而这群人,他们不仅随意走动,翻动废墟中的物品,甚至还吃生长在强辐射区的果子,蘑孤等。
来到鬼城,他们俨然忘记了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在这里生火做饭,睡着。白天到处乱逛,参观。
有的人甚至打算在这里长期定居,他们把房间重新粉刷,打造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据说,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在普里皮亚季找个大楼登上楼顶,醉醺醺地俯视这座落日下已死的城市。
陈渊和那名记者来站在了在普里皮亚季的制高点,站在这上面往下看去,给人一种废土气息的感觉。
“如果是要拍那种末日丧尸大片,或许在这里选景非常不错。”
那记者忽然笑了,“你很幽默,不过我也我也这样觉得。”
“你叫什么名字?”
陈渊忽然问道,从一开始遇到她就似乎没有问过名字。
“我叫卡萨,你呢?”
对方伸出了手。
“我叫陈渊,你也可以叫我老陈。”
陈渊脸色也是古怪。
卡莎这名字好像他玩过一个游戏的名字。
“哦,好的老陈。”
听到陈渊的名字后,卡莎显得并不意外,似乎这个金发碧眼的大波妹,并不认识陈渊。
当然了陈渊也不怎么感到意外,毕竟世界人口如此之大,不知道自己的人也正常。
卡莎伸手指了指远处的一撮人。
“看,他们玩得很开心。”
“对于潜行者来说,这里就像是一个私人游乐场,在这里,可以摆脱生活上的烦恼,享受被世界独立的感觉,甚至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为了利益,乌国有很多家旅行社组织了切尔诺贝利之旅,可以参观切尔诺贝利市和一些废弃的村庄,参观死于核辐射的消防员的纪念碑。
当然了为了满足冒险者的需求,他们还会提供一些定制服务。“
“鬼城”、“世界末日”成为抓人眼球的卖点,吸引了很多远自各国的让,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由,有人是极限旅游的粉丝,有人是历史爱好者,大多数都只是单纯好奇,想亲眼看看核事故的后果。
对于潜行者,政付只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切尔诺贝利区域太大,又是开放的空间,无法进行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