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大事。
沈碧君看着张卫国,认真的说道;
“弟弟,其实我沈家,能发迹绝不是偶然。”然后,沈碧君就把她们沈家的近两百多年的历史,简单说明。
原来,起初沈家在周庄耕种的是一片低洼地,只出产芦苇和茅草。但他们勤于耕作,使之成了产量颇高的熟地。
周庄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灌溉方便,历来是种植粮食和油菜,种桑养蚕的好地方。沈万三随父亲来到这里,主要也是依靠发展农业生产,“躬耕起家”,随即“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致“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周庄八景之一“东庄积雪”,描绘的正是沈氏庄园当年的景色。东庄有着许多巨大的粮仓,每年都储藏着无以计数的粮食。
沈万三出生前父辈已经拥有千亩良田,并经营有米店,酒庄等作坊,在当时当地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富人家。沈万三出生后取名号为沈仲荣,小名(乳名)沈富,在为其摆满月酒时,其父命人取来文房四宝和金银珠宝让其抓取,沈万三抓起一把翡翠雕刻的小算盘。沈氏的管家即断定此子将来经济成就远远超出父辈。但沈父并不高兴,沈父作为外乡人在与人交往中的人情际遇使其更希望其子将来勤读诗书,求取功名以光宗耀祖。
沈万三在学堂调皮捣蛋无心向学,先生也常常被其作弄,小万三特别亲近其乳娘和管家。管家特别喜欢逗他玩,也在玩的时候教他算术知识,管家并从酒庄取来一空酒坛(陶瓷质),让小万三将零钱放入其中,并建立账本凡存取均需记账,此事小万三做的特别认真,沈万三的理财意识由此形成。管家笑将酒坛取名为聚宝盆,此后沈家人都叫它为聚宝盆。谁也想不到“聚宝盆”这三个字竟影响了沈万三的一生。也因为如此,民间就有了许多聚宝盆的传说。
而沈万三之所以能发家,还是有陆氏赠财的帮助。元代苏州富室陆德源富甲江左,很欣赏沈万三的聪明才智和经商信用,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也看破了红尘。手里的巨额财产假如不传给别人,一旦时局动荡,反而会酿成祸害。于是全部赠送给沈万三,自己去澄湖边的开云馆当了道士,直到寿终。沈万三得到了陆德源的这笔巨资,如虎添翼。
沈万三一方面继续开辟田宅,另一方面把“东走沪渎,南通浙境”,水路交通发达的周庄,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的基地,把内地的丝绸、瓷器、粮食和手工艺品等运往海外,又将海外的珠宝、象牙、犀角、香料和药材运到中国,开始了“竞以求富为务”的对外贸易活动,很快使自己成为江南第一豪富,创造了令世人难以想象的奇迹。也是因为有着庞大的海船队伍,才让沈家能够迅速控制大明的漕运力量。在大明朝后来因为倭寇的袭扰,而采取禁海政策以后,沈家就只能专心发展漕运。如今,可以说,只要是南方的船,基本上都是沈家的。
根据沈家族谱记载,死于朝至正十五年。也就是说,在沈万三死去的十三年后,老朱才建立明朝。自然,就没有什么替他老朱修城墙,也不必再担心被他抄家流放。
张卫国不知道,后世有关明朝的历史,都是由清朝的官员编写的。既然民间有关沈万三被老朱迫害之死的传说,他们当然乐意这样的传说流传百世。这样,才显得他们是正义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世的电视,会如此拍的原因。那清朝人编写的历史,怎么说也是正史嘛。他们自然相信正史。真正的历史,早在康熙年间的“明史案中”,就消失匿迹了。
而聚宝盆,还有一个传说。只是这个人也叫沈万三,故事是这样的。
据传,明朝洪武年间,沈家村有个财主沈万山,家有土地九顷,雇用长短工10多人。有一年逢大旱,草木将要旱死,这时沈万山家中的割草佣人,每天都割一捆油绿鲜嫩的草,日子长了,沈万山感到很奇怪,就问割草人:“天这么旱,怎么割来这么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