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塑造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天南地北的年轻人纷纷把新华军校当做是心中圣地,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这就是最根本的的原因。
和以前相比,新华军校的目的已不那么强烈了,并不是专门为了培养军事人才,也不需要每一个学生都怀着强烈的目标,仅仅只是为了传播知识开阔视野,至于他们是不是愿意如以前的那些军校生那样,是不是愿意为了我族而流尽最后一滴血,不做任何强制要求。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如同蔡流云、武光庭他们这一批人,根本就不能算是正式学生,反而更象是一个“观光者”。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些人确确实实就是来“观光旅游”的,最多也就增长些见识开阔一下视野而已,虽然可以在军校内部自由活动,但他们所能够学到的仅仅只是最基本的入门级知识。
若是想更进一步,学到更加高深的学问,那就必须成为正式的军校生才行。
要想成为正式的军校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最起码一定需要通过身份审查才行。
至于到底怎么审查,审查的标准是什么,外人就无从得知了,反正只要军校说你通过了那就通过了,若是没有通过也不会给出理由。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是不是有成为正式军校生的资格,完全由新华军校说了算。
“圣人有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武光庭说道:“这里的学识绝对是外面没有的,连圣人都未必知道轻气和气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等目标不就是为了富国强兵,不就是为了天下太平么?吾意已绝,一定要成为正式的军校生,一定要入学,哪怕不是为了建功立业,仅仅只是为了增长见识,也要入学。我已递交了入学申请,正在等待审查结果。”
“我已递交了入学申请。”
“半月之前我就递交了。”
一起从江南来到新华军校的这批人当中,全都有志成为正式的军校生,早就递交了入学申请,只有一个人例外:蔡流云。
他是蔡枫华的孙子,而蔡枫华和张启阳素来就不怎么和睦,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儿。
新华军校愿意收下蔡枫华的后人么?蔡流云始终在担心这个问题。
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担心完全就是多余的。
新华军校胸襟开阔,面对的是全天下的有志青年,根本就不在乎你是不是政敌的后人。
虽然蔡流云的申请书中很详细的说明了自己的家庭状况,却很顺利的通过了审核。
“张大帅是何等的英雄,怎会是那种小肚鸡肠之辈?不可能为了以前的恩恩怨怨就专门于你为难。”
刚刚换上正式军校生制服的武光庭说道:“从今以后,你我兄弟就是新华军校的人了。大好前程正等这你我兄弟去展布,这天下之大已尽是我辈之方寸世界了。”
张启阳并不在乎蔡流云是不是蔡枫华的子孙,既没有因为他的这个身份任何通融之处,也没有任何刁难的意思,完全就把他当做是最普通的一个学生罢了。
想想也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别说一个小小的蔡枫华了,就算是当今陛下,不也是从新华军校走出去的么?
张大帅胸怀天下,怎么可能会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事情就将蔡流云拒之门外?
无论张启阳的功勋如何卓著,也不论他的权势有多大,仅只这胸襟的开阔程度,就已胜过了蔡枫华很多倍了。
同为前朝的重要人物,蔡枫华已退休赋闲,或者舒舒服服的日子,逍遥自在在家里享清福去了。
并且始终对张启阳这个政敌耿耿于怀。
反观张启阳,虽然权势地位已经是事实上的天下第一人,却依旧为了大明朝和亿兆生民而辛苦操劳。
而且他一点都不在乎蔡枫华这个人,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把蔡枫华当做是对手,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