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等(3 / 3)

三桂要是对大明朝忠勇无双的话,李自成都敢说自己的大明朝的忠贞赤子了!张启阳不由的在心中鄙视了说这话的许文才一番。

“诸位好好想想,山海关到京城有多少路程?”

“差不多四天的路程吧。”

张启阳当场就笑了“原来诸位大臣知道啊,我还以为你们不知道呢。二月初,陛下下勤王诏,命吴三桂率兵入卫。二月十九,吴三桂上疏回奏,说已做好了勤王的准备。结果呢?时至今日,可成看到吴三桂的一兵一卒?”

北京城之所以会陷落的这么快,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崇祯君臣把赌注压在手握重兵的吴三桂身上。

当闯军进入山西的时候,就曾诏令吴三桂以关外之兵进京入卫,吴三桂也很爽快的答应了,结果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看到关外的一兵一卒。

京城已经万分危急了,明明只有四五天的路程,但一个多月过去了,吴三桂还在关外,这说明了什么?

“那吴三桂名为大明臣子,实为割据藩镇,他做的就是拥兵自重待价而沽的买卖!”张启阳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其中的关键“他按兵不动分明就是在观望风向。就算是朝廷击退了闯贼,能把他怎么样?到时候随随便便找个借口就可以敷衍过去。若是闯贼得了天下,他一定会摇身一变投靠李闯。”

领关外精兵的吴三桂早已是事实上的藩镇,有点类似于唐末的节度使,大权在手握有重兵,谁也不敢轻易动他。

在局势还没有完明朗之前,让吴三桂和李闯去拼命,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因为吴三桂很清楚的知道军队才是自己安身立命待价而沽的根本,绝对不会为了朝廷就赌上最重要的筹码。

“吴家世受皇恩,满门忠烈。”许文才还在为吴三桂分辨“平西伯没有能够及时带兵来援,必然是有苦衷。”

“他吴三桂有苦衷?他有个屁的苦衷!”张启阳毫不客气的说道“老许啊,我的许大人。京城危急,君父危急,正是竭力报效之时,什么样的苦衷才能让吴三桂按兵不动一个多月?什么样的苦衷才能让他坐视京城陷落?若是别人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下场?你不是不清楚吧?”

要是别人敢于做出这种事情,就是有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的,但吴三桂偏偏就这么干了。

就算大明朝还在,就算是京城没有陷落,朝廷又能拿他怎么样?

充其量也就是不痛不痒的下旨申斥几句罢了,还能真的罢了他的兵权不成?

不管张启阳的话有没有道理,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不容辩驳!

许文才不在言语了,太子问道“南下不行,北上又不行,到底应该如何?”

张启阳只说了一个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