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阎王?菩萨?(2 / 3)

打寿州,那也就罢了。为何许文才不知阻拦?”

“许大人未阻张帅攻取寿州之事,确实有亏执守!”这事既然不能怪罪李吴山,那就只能怪罪路恭行了。

那张启阳是个赳赳武夫,做事情不过大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你许文才是监军啊。

这么大的事情你竟然没有拦住张启阳,你这个监军是干什么吃的?

说的轻一些,这是有亏执守,若是说重了,这就是误国之举。

若是因为这个事情引发了太子和江南弘光朝的对立,甚至让双方兵戎相见,就等于是断送了复国大业,到时候你许文才就是千古罪人。

说许文才没有阻止张启阳,那绝对是冤枉他了。

不是他不阻拦,而是根本拦不住。

行军打仗是张启阳的份内之事,作为监军的许文才只负有上下通达监察督促之责,而且攻打寿州本就是为了扩大太子的地盘,张启阳这么做无可厚非。

眼看着张启阳铁了心的要打寿州,许文才知道自己拦不住了,只能向颍州的太子奏报,希望张启阳等到太子的明确命令之后再做出决定。

但张启阳根本就不吃这一套,一句“军情如火”就给顶了回去,毫不犹豫的进攻寿州。

寿州本是淮西一带的大城,但城防却极其脆弱,光是城墙就被扒了三次。

其中有两次是被大明官军给扒的,张献忠来的时候,寿州守军自知不敌,在撤退之前毁坏了城墙。

后来官军收复寿州的时候,又被张献忠毁坏了一次。

几个月之前,刘良佐路过的时候,本地百姓知道刘良佐的官军比山贼土匪还要狠恶,拒绝让他的军队进城。

刘良佐一怒之下派兵攻打,顺便把城墙又扒了一回。

对于毅勇军而言,寿州几乎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与其说是攻打,还不如说是接管更贴切一些。

在寿州没有爆发大的战斗,这让许文才稍微放心了一些,但接下来的事情,却让这位监军大人瞠目结舌。

刚刚“接管”寿州,张启阳马上派兵占了州衙,毫不客气的将地方官驱赶出去,把府库洗劫一空。

然后又派兵占领了马连超的庄园,按照以前的“老规矩”大肆洗劫,将数不清的钱财粮米都运走,又把马连超留在这里的“守仓大使”狠狠的揍了一顿。

这个举动等于是公然和身为江南首辅马连超撕破脸了,这把许文才吓的够呛,但张启阳却做的理直气壮“马连超的庄园?这明明是皇庄好不好?被马连超窃据而已,收敛如此众多的民脂民膏,正好趁这个机会归还太子收为国用,有何不妥?”

凤阳是朱明王朝的祖庐之地,光是大型皇庄就有五处之多,专门供给皇家用度。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名义而已,皇庄产生的大部分收益会被地方官以各种名义截留下来中饱私囊,这几处皇庄早已成了马连超私人的钱袋子。

按照张启阳的说法,皇庄本就是朱家的,绝对可以算是太子他们家的“祖产”,我现在只不过是帮太子夺回来而已。

如果说驱赶地方官、占领庄园还能说出一些牵强的理由,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完无法用道理来解释了。

拷掠豪门大户!

作为中都凤阳的门户,寿州本就盘踞着很多豪富门阀,颇有几户百年的大世家。

对于这些人来说,谁做皇帝根本就不重要,甭管是张三李四还是王二麻子,只有家族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毅勇军缺少钱粮,还有数万嗷嗷待哺的流民,偏偏这些人都是舍命不舍财的秉性,张启阳很清楚的知道和这些人没有任何道理可讲,就算是磨破了嘴皮儿他们也不会拿出多少钱粮,干脆就把“劝捐”之事交给了刘乾龙去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