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熊卫(2 / 3)

紧大声呼喝“了车,上,快上了车!”

这样的精锐主力,当然不会使用云梯蚁附爬墙,因为那么做的损失实在太大,他们攻城的手段是使用了车直接登城作战。

所谓的了车,是一种超大型的攻城器械,通过铆契把粗大的原木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比城墙还要高的木质结构作战平台。

平台的最前端有四根高杆,彼此之间有渔网相连,渔网的后面还镶了至少三层生牛皮。

如此一来,躲藏在后面平台上的士兵就可以完无视弓箭之类的远程伤害,甚至可以居高临下的直接攻击城头上明军。

每架了车都需要一百多名士兵的推动才能缓缓前行,顶端的平台上承载着四十名熊卫亲兵。

这样的了车总共有八架之多。

低下的清军弓箭手拼命的拽开弓弦,泼出一轮又一轮密集的箭雨。

这些个熊卫亲兵实在是太金贵了,为了掩护他们,必须不停的射箭。

频繁的拽动弓弦,根本就容不得喘息,许多弓箭手手指早已僵硬的伸展不开,好像鸡爪子一样蜷缩着。

因为体力消耗太大,有些弓箭手的手指已经被弓弦割伤了,却一刻也不敢停下。

只要他们射箭的速度不够快,披着黑甲的督战队就会冲过来,毫不留情的砍下他们的脑袋。

如此大型的攻城器械,即便是在一百多个士兵的推动下,依旧显得过于笨拙,行进速度极其缓慢。

好在这东西制造的足够坚固,完可以硬顶着扬州守军的箭雨前进。

看着虽然缓慢但却一直在坚定前进的了车,多铎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轻松的笑意“姜东尔的这个车子造的不错,好手艺。擂鼓助战!”

二十面一字排开的战鼓同时擂响,声势惊天动地,自有一种惊心动魄的威势。

战鼓一响就是有进无退的生死搏杀,不论将官还是士卒,若是后退半步就会被当场砍下脑袋——那两排黑甲督战队的作用就是专门执行血腥而又残酷的战场纪律。

“进旗,军压上!”那面一丈六尺高的镶着白边儿的大旗迅速前移,这是代表着多铎本人的认军旗帜。

此旗一出,就表示多铎已经亲临战阵了。

数万大军整体前移,仿佛汹涌狂潮。

经历了多日的试探和几度攻守之后,清军已经做好了部压上去的准备。

扬州保卫战已经到了决出胜负的关键时刻。

面对汹汹而来的清军,扬州守军几近疯狂。

当清军的战鼓响起的那一刻,史可法下达了同样的命令擂鼓。

鼓点咚咚,催人奋进,沿城墙一带的战斗已达到了白热化。

眼看着有两个大铁钩钩住了城墙,几个士兵不顾一切的冲过去,举起特制的大钩枪,拼命将铁钩撬起,后面的人猛然冲过来,用一丈多长的巨木合力将登城梯推开。

登城梯绝不是一个高大的梯子那么简单,而是一种结构复杂的攻城器械。

梯子的中下部有一辆四轮大车,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梯子推送过来。

一旦梯子顶部的钩子钩住了城墙,大车就会顺势支撑在梯子的底部,形成一个非常坚固而且几乎不可能挣脱的攻城通道。

在几十个扬州守军的合力之下,好不容易才把撬起的钩子给“摘”下来,吼着整齐的号子将梯子推开,讲梯子上成串的敌人摔了个半死不活,却有更多的梯子“钩”了过来。

就在扬州士兵们举着大钩枪冲过来救急的时候,迎面就是一轮箭雨。

首当其冲的十几个士兵正探着身体发力之际,直接就被密集如雨的弓箭射了个正着。

根本就来不及退下去,身后的队友已经冲了过来,拼命的堵住这个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