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没等几个兵士把他绑起来,慕天颜就说道“下官有重要军情上报勇毅公。”
这高邮县都已经打下来了,还有什么重要军情?
“说。”
“是关于杨丰的,他还活着。”
杨丰是史德威的人,曾和史环等人一起接受过张启阳的“先遣特训”,对这个人印象深刻。
在史环部被洪承畴剿灭的史环,原以为这个人已经死了,想不到这个狗屁县令却说他还活着。
“你认得杨丰?”
“下官不止认得他,还屡次相助史环部杀敌建功。”
听了这话,张启阳皱了皱眉。
史环部先遣小队,是专门杀清军的,而你却是清廷的地方官,怎么可能相助史环和杨丰等人?
若有这样的事儿,我早就应该知道,为何从未听说过?
“下官虽身在高邮,心中时时刻刻都在牵挂着朝廷,为我北伐大计不得不隐忍至今,今日我大明王师终于兵临江北。”
这一番话的口气,就好像他不是清廷的官员,而是大明朝的卧底一样,就差直接讨要封赏了。
我是大明卧底,这种事不是空口白话随便说说的,一定需要实打实的证据才行。
要想证明他的身份,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杨丰站出来说句话,也就可以了。
但是杨丰却不知所踪!
“下官可以自证清白。”
“你如何自证?”慕天颜从袖子里摸出一页写了字迹的纸来,毕恭毕敬的用双手捧着高举过顶。
在杨疯子本人不在场的情况下,这一页纸就是慕天颜保住身家性命和一身富贵的宝贝,也是他的底气。
这是县尊大老爷的自辩书。
自辩书洋洋洒洒,写的就是当初史环部被洪承畴的“囚笼政策”困在高邮湖,利用金铃堂给山东清军转运物资回航之际,登上了船只,顺利跳出了洪承畴的天罗地网,转移到了高邮之南,奇袭了木货厂的事儿。
这个时代,不大可能存在“无间道”的说法,而且张启阳也不相信这个清廷的县令会是史环的盟友,但这个自辩书却可以证明一点。
慕天颜肯定知道史环等人转移的详细过程,而金铃堂参与其中这是一个绝大的秘密,事先连史环都不知道。
当初史环等人能够顺利的转移出来,虽然不能说明慕天颜真的帮助了先遣小队,却可以就说明他没有告密,这至少是一个同情的态度。
在没有胆量反抗清廷的情况下,也不敢得罪江南,而是首鼠两端两面下注,这就是典型的墙头草。
张启阳稍一沉吟,马上把慕天颜的自辩书收了起来,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高邮县之事我已经知道了,你做的不错。”
将他称为高邮县,而不是伪高邮县,虽然仅仅只是少了一个字,却意义重大。
张大帅说他是“高邮县”,那他就是“高邮县”,张大帅的认可绝对比江南朝廷更加真实有效。
县尊大人的位子绝对是保住了。
“不过是下官份内之事,不敢当勇毅公金口一赞。”继续端着“我就是大明忠臣”的神态,装模作样的说道“高邮方复,勇毅公必有万千细务,下官率县衙上下人等,恭候勇毅公差遣。”
勇毅公的差遣,无非就是出榜安民、清理府库,绥靖地方等等这些事物罢了。
张启阳刚刚进城,慕天颜就主动表四处“恭候差遣”,其实就是在强调他这个县尊大人的身份。
张启阳看破了他的这点小小心思,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好,若有所需,军中自会有人去找你,切要小心在意周办理才是。”
“下官万不敢懈怠。”
张大帅多忙啊,哪有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