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的叫喊着“太后救命,太后千万救奴才一救。”
布木布泰脸色苍白,连一句话都不敢说。
对于内廷违反了规矩的内廷宦官,大多是用棍棒活活打死,而不是直接砍头。
也不知道豪格是为了故意立威,还是他手下那些士兵不知道规矩,拖到堂下抡起棍棒就打。
凄厉的叫喊声中,顺治小皇帝被吓的面无人色瑟瑟发抖,布木布泰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却始终一言不发。
一声戛然而止的惨叫传过来之时,就好似受到惊吓一般布木布泰又忍不住的哆嗦了一下。
“多尔衮的尸体停敛在乾清宫,成个什么样子?”看了看噤若寒蝉的众人,豪格似乎非常满意“一定要彻查,看看多尔衮还有多少党羽,不管查到谁,都严惩不贷。”
对多尔衮的追封以及死后哀荣,都是出于稳定局面的考虑,其实布木布泰早就打定了主意,一旦形势稳定了,必然会追查多尔衮的罪行,也肯定会清算摄政王一系的党羽。
虽然豪格和布木布泰不是一条船上的人,但却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多尔衮。
从多尔衮死的那一刻开始,布木布泰和豪格之间的协作关系就因为共同敌人的消失而瞬间崩塌,转变成为最直接的敌对。
“还有。”豪格的目光有些阴冷,就像是一头盯上了猎物的狼“太后不好好的慈宁宫享福,竟然在朝堂之上垂帘听政,这算怎么回事?”
“皇上冲龄年幼,无力单独处理国事。”
“皇上年幼,不是还有辅政大臣么?身为太后,坐政垂帘,我大清国还没有过这样的先例。以后哇,军国大事就不烦劳太后操心了,回头我再多调几个奴才过来,尽心尽力的伺候着,太后就在慈宁宫里多享些清福吧。”
豪格说道“既然皇上无力单独理事,我这个当哥哥的自然不能袖手坐视,太宗文皇帝传下来的江山还得由太宗文皇帝的子嗣来守着,以后我会尽心尽力的辅佐皇上,治理好大清国的江山。”
罢掉布木布泰垂帘听政的权利,同时派遣心腹党羽控制住宫廷,改由豪格“帮助”顺治小皇帝治国理政,其实根本就是想当第二个摄政王。
大清国的摄政王,谁的实力最强谁就能当这个摄政王,就能成为大清国事实上的主宰,至于说皇帝,重要吗?
当初的多尔衮权势滔天,之所以没有最终废掉福林取而代之,其实就是为了平衡各方利益,维持着大清国的整体局面。
多尔衮死去之后,权利的天平已经倾斜到了豪格的这一边,平衡随即被打破,现在的豪格之所以还没有废掉顺治自己做皇帝,完就是因为时机不到的缘故,至于以后他会不会这么做,谁又能说的准呢?
豪格离去之后,顺治小皇帝再也忍不住了,“哇”的一声大哭起里“额娘,我怕。”
现在的顺治小皇帝,已经懂些事理了,深知现在的自己到底有多么危险。
就凭豪格的这个做派,还不如以前的多尔衮呢,篡逆之事也不是完没有可能。
豪格如此咄咄逼人,素来与布木布泰一党的礼亲王代善和郑亲王济尔哈朗竟然不露面,明哲保身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
就算是豪格做出更加出格的举动,他们也一定会继续装聋作哑。
现在的皇帝和布木布泰已成了真正的孤儿寡母了。
虽说福林和豪格是兄弟,但是纵观史书,为了皇位兄弟之间骨肉相残的事情不胜枚举。
当年黄台吉死的时候,豪格就是皇位的强有力竞争者,只是因为多尔衮势大,又在其他宗室的斡旋之下,才确立了福林做皇帝。
顺治皇帝,本身就是各方妥协的产物,一旦均衡的局面被打破,这个皇帝的存在基础就动摇了。
“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