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粹武装分子一般横死当场、暴尸街头。
离着老远望着列宁墓前的这般场景,亲眼目睹了全程经过,缓缓放下了手中望远镜的弗兰克上校只剩一声长叹。
“呐粹完了,德国人也彻底完了。”
“他们永远也无法再像过去几年里这般威胁到俄国人了,抛到地板上像擦脚布一样的不是旗帜,而是德国人传承了几百年的尊严、荣耀、体面,从普鲁士至今的所有一切全都到此为止了。”
规模空前、声势浩荡的卫国战争胜利后首次红场阅兵,到这里已经圆满落下帷幕。
穿过了红场并指挥着重装备方队,按照阅兵彩排式所预演的那样继续有序前进、依次撤出莫斯科主城区。
直到沿着街道又重新回到了莫斯科郊外的阅兵训练场,回到了一开始出发的地方,从炮塔上飞身跃下的马拉申科这才算是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干得漂亮,同志们!所有人!我们不但向领袖、向祖国展示了我们的军威与荣耀,还让某些心怀不轨、不怀好意之人见识到了我们的强大!”
“能战方能止战,畏武而不畏德。”
“就像那些已经被我们踩在脚下的呐粹一样,总会有敌人的眼中,只能看到炮火与毁灭,也只畏惧这些。”
“那我们就得其所愿,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红军铁拳!我们将时刻准备战斗!呐粹的最终下场便是敌人的前车之鉴!”
乌拉!!!
乌拉!!!
整齐排列的各式受阅重装备前,尽皆都是经历了战火淬炼,刚刚从阅兵场上载誉而归的领袖军战士们。
马拉申科的即兴演讲与阅兵总结,再一次带动起了全场的士气,将阅兵之后依然高亢的气氛又一次推向了最高点。
祖国会记得这一刻,历史会记得,世界也是同样。
就像那持之以恒地奋战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一样,这世上总有些事值得我们去做、去捍卫,去一如既往地为之奋斗。
追求真理的道路且阻且长,未来势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将永不言弃。
“一边收场了,我猜猜,接下来又该飞柏林了对不对?”
同样是刚刚从阅兵场上下来,但因为身负残疾而无法举旗持杆,只能将这一荣誉交由库尔巴洛夫去执行的政委同志,其实是跟着一开始最先登场的领袖军步兵方队通场受阅的。
身着一身步兵少将礼服,就站在库尔巴洛夫身后、队列之前,位于胜利旗的正下方踏步前行。
听到政委同志的开口发问,示意战士们解散休息、可以去各忙各的了的马拉申科,也是靠在自己的指挥车边上难得清闲地无奈一笑。
“我倒是想回家好好陪陪娜塔莉亚啊,可惜这就根本停不下来,有时候我自己都感觉我跟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
“不过也还好,最起码没有虚度光阴,忙碌而充实。这样就够了,儿女情长之事暂且就缓缓,我还忍得住。”
彼此间对视一眼又是相视一笑,就好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轻松过,笑着说着的马拉申科也把话题切回了正轨。
“库尔巴洛夫的一师我不打算带走,就留莫斯科吧,总参部那边另有安排,我已经接到通知了。”
“柏林那边的阅兵完全交给瓦洛沙的二师去做,兵力和装备都够用,等那头收场了再跟我一起回来,还得跟拉夫里年科那小子一起。”
“嗯?”
闻言的政委同志一下就听出了马拉申科这是话里有话,其中意味着什么显然再清楚不过。
看来咱军长同志这些日子忙前忙后来回跑,还真就把这事儿在走之前给确定下来办成了。
“那你.怎么说?是跟我一起回柏林吗?要我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