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根据造型颜色用途,帐篷被分了很多种,包括“黑帐”(牦牛帐篷)、“布帐篷” 、“黑顶”或“花帐”和 “白帐”(羊毛帐篷)等。
藏式帐篷种类较多,有方形、长方形和椭圆形等不同的造型,其主要材料是牦牛毛,这些厚厚的毡毛足以抵挡夜间凛冽刺骨的寒气。这种帐篷在材质、色彩上与其他民族牧区毡房有明显的差异,成为青藏高原的独特景观。
远远的,邢宇最先注意的就是两台停放在住帐旁边的车辆,一台江铃皮卡,一台普拉多。
“家里挺有钱的啊,霸道都有呢,是不是也是传说中家里有几万头牛,为了上大学要卖两头的主顾呢。”邢宇随口打笑道。
通过一路的交流,拉珍恢复了泼辣的本色,直接一巴掌招呼道邢宇光溜溜的黑脑袋上。
看的后排的鬼马子心动不已……
仔细检查了两台车辆,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庆林是年代过于久远,这些游牧的人因为维修不方便,技师的水平有限,更是因为有些配件短缺,很多配件都是凑活着使用的,这都什么年代了,邢宇居然还能见到人工绕铜丝的发电机。
车辆目前问题是启动没有反应,一直帮忙维修的师傅,最近又去了外地,也就只能这样干放着了。
卸开起动机,做个清洗,发现就是碳刷的问题,这里没有其他配件,邢宇也只能自己弄点铜片手工制作了。
拉珍好奇的看了会邢宇的粗指头,灵巧的加工着需要的铜片,就无聊的拉着鬼马子去见自己的阿母了,来了人家里却没有和主人家打招呼,可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邢宇修好起动机,又取出火花塞,用喷灯烧去之前遗留的汽油。
起动机虽然没有工作,但喷油嘴在每次启动的时候都会喷出一定的汽油,也就是开车久一点的司机都知道车辆淹死的情况……
至于普拉多,问题就更简单了,就是一个继电器的问题,好在都是通用件,邢宇本身对uaz不放心,各种规格的保险继电器都准备了不少,找一个合适的换上就可以了。
问题都不打,耐不住这里的海拔高啊。气喘吁吁的忙活完,听到两台车启动声音的时候,拉珍的弟弟也骑着一台黑烟滚滚的摩托回来了。
看到两台车都已经正常了,不停的给邢宇竖起大拇指,裂开嘴露出一嘴洁白的牙齿,说了句“技术不错啊。”
听到这字正腔圆的普通话,邢宇还有些惊讶,但是想一下拉珍那口比自己还地道的普通话,邢宇也就释然了。
没多久,家里的长辈也在木瓦和买热木的帮助下,赶着一群牦牛回来了。
邢宇熟练的帮忙,一会就锁好了圈门。在绿洲生活了五年,又是从小在边疆长大的,这些活,对邢宇来说都不是事。
至于鬼马子,就只能装出兴致勃勃的样子在哪里和阿母打酥油茶了。
一项讲究品味的鬼马子,刚才看到煮茶煮肉时候用的牛粪干,差点都吐了。
本来被这段时间的高原太阳嗮的有点黑的他,现在却又白润了不少。
夜色降临的时候,一群人盘腿坐在八根木棍搭建的黑色帐篷里,发电机带动的白炽灯,和几盏酥油灯点亮了整个帐篷。
拉珍父亲也能说几句汉语,但远没有自己媳妇那么利索。
一番交流邢宇才知道,原来拉珍的母亲居然还是老三届的大学生,当初支教来到牧区,爱上这片土地,才选择了拉珍的父亲。
这让邢宇想起自己家乡的一个女诗人,也是先爱上了那片土地,才选择嫁给当地人,在当地生活。
有些苦涩的青稞酒,才喝了几杯,邢宇就有些晕乎了,鬼马子则是早早的躺在帐篷中心的火炉旁睡着了。
喝了几杯酥油茶,用手直接拿起桌上的糌粑,塞了几口邢宇才有一点饱腹感,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