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时势造英雄(2 / 3)

逆水行周 米糕羊 4765 字 2021-02-23

一势力的构成,胡化情况很明显。

杨济要说的,就是这个胡化问题,这个问题在这个时代是回避不了的。

隋大业末,有高士达、高德政纠集宗族以及其他豪强,累计数万人入高鸡泊中自立为王,高德政死后有高挡脱代表高氏家族继任首领。

但其他异姓头目想推举窦建德为首领,双方爆发火拼,最后窦建德成了胜利者。

高挡脱一名不像是汉姓,高氏家族即便不是胡族,也是胡化程度不轻的汉人,而聚集在高鸡泊内的大小豪强之中,这种情况恐怕不少见。

高鸡泊势力是窦建德的起家家底,而又有一个叫做“豆子卤亢”的地方,也盘踞着一股势力,这股势力能够溯源到高齐时代,是各地盗贼聚集而成。

这股势力在隋末一开始称为“阿舅贼”,人数逾十万,后来隋军攻破豆子卤亢,阿舅贼一部投靠窦建德,一部追随首领高开道逃亡别处。

高开道手下有“义儿”充任亲兵,而义儿制是明显的部落习俗,由此可知高开道及其部下即便不是胡人,也是胡化的汉人。

由此可以推断,聚集豆子卤亢的阿舅贼里,汉化胡人或者胡化汉人不在少数。

而随着窦建德势力的扩大,有魏刀儿率部投靠,魏刀儿原为上谷豪强王须拔部将,王须拔拥众数万自号“漫天王”,从这胡风严重的称号可知,王须拔及其部下包括魏刀儿等将士,不是汉化胡人也是胡化汉人。

以高鸡泊势力为班底,吸收豆子卤亢“阿舅贼”,吸纳魏刀儿等势力的窦建德,其部将之中胡化汉人或汉化胡人的比例也不会低。

最好的例子,是窦建德实行义儿制,他本人及部将都有不少养子,其部将高君雅就收有一名养子,名为苏定方。而窦建德虎牢大败后,余党欲立窦建德养子为主,由此可见窦建德确实行养子之制。

主帅有养子,主要将领也有养子,用养子充任亲兵,建立起一个个类似用血缘关系维持凝聚力的军队,就如同部落兵制一般,所以从养子盛行的情况来看,窦建德将帅胡化情况很普遍。

当然,杨济分析窦建德集团胡化情况不是为了质疑对方是“汉奸”,而是要提醒宇文温,在这个时代,河北甚至河朔地区的胡化情况是非常明显的,而且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五代。

简而言之,深受胡风影响的河北或者北地,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地方,而召集窦建德余部反唐的刘黑闼,就很好的借助了当地各种资源。

宇文温摸了摸小胡须,面色平静的问道“你的意思,窦建德部将刘黑闼,即便不是胡人,也是胡化汉人?”

从某种角度来说,宇文温口中说出“胡化”二字,能让人愕然,不过杨济知道这位与他人不同,所以才会推心置腹提起河北胡风渐盛的问题。

“大王,自两汉以来,胡人改汉姓,多取刘姓,而刘黑闼之黑闼,与周太祖之别名同音,依下官看来,刘黑闼即便不是胡人,也是胡化汉人。”

说到这里,杨济开始进一步提醒“大王,可曾记得齐神武高欢是何出身?太祖是何出身?”

我怎么会不记得?

宇文温没有开口回答,而是自己琢磨起来,杨济只当他是“重生”,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所以,他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回顾这段历史。

北魏末年,六镇之乱爆发,彻底动摇了北魏的统治基础,胡化汉人高欢,还有汉化胡人宇文泰,借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高欢以六镇武人为班底,最后掌握魏国大权,而宇文泰以六镇之一武川镇的武人集团为班底,在关中与当地豪强结合,形成了关陇集团,与高欢分庭抗礼。

北魏分东西,然后演化为齐国、周国东西对抗,周国平齐,杨隋取代宇文周,最后统一天下,这就是历史,而杨济一番长篇大论,就是要提醒他要提防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