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孤舟独对千重浪(3 / 4)

逆水行周 米糕羊 8463 字 2021-02-23

,除了为方城解围,还要尽可能吸引敌军进攻,为山南争取备战的时间,所以占了悬瓠后不光援兵不断,各类物资也不断。

为了支援悬瓠,山南方面已经将运力发挥到极限,从拿下申州打通道路,截止尉迟惇率领大军逼近悬瓠,山南方面已经竭尽力把能输送的物资都送到悬瓠,其中就包括轰天雷。

然而即便如此,相比实力雄厚的朝廷大军,悬瓠守军的轰天雷存量依旧不足,面对如潮而来的敌军,扭力投石机只投掷了两轮轰天雷,便换了“弹药”。

一桶桶生石灰,取代轰天雷放在投石车的投篮里,山南安州、黄州地界有很多石灰窑,所以短时间内可以凑出比轰天雷还多的生石灰。

新鲜的生石灰,本来是要投在水中消灭钉螺,却被装在内壁有厚纸密封的木桶里,从黄州运到悬瓠,当做武器投掷出去。

打开盖子的生石灰桶在半空中旋转着,无数雪白的生石灰粉末喷洒出来,如同白雪般纷纷扬扬落在地上。

落在敌军士兵的身上。

烈日当空,从营地出发,身着铠甲拿着盾牌,一路小跑来到一里地以外的悬瓠城下,许多士兵已经大汗淋漓,干燥的生石灰落在身上,吸收了汗水之后,释放出巨大的热量。

这样的热量,足以灼伤人的皮肤。

些许灼伤,吓不退浴血奋战的士兵,但当这些生石灰粉末落到眼睛里,或者被吸入鼻腔、口腔里时,那样的灼伤,没有多少人能够忍耐。

白茫茫一片之石灰雾中,惨叫声此起彼伏,许多士兵捂着眼睛和嘴巴倒地,城头又倒下许多水,和地上那一层生石灰混做一处,原本清凉的水瞬间变得灼热。

地上到处都是乳白色的水坑,而许多士兵没有靴子穿,穿着草鞋的脚只要踩上去就会烫得人都站不住,面对守军如此毒辣的招数,城下士兵开始撤退。

然后是新一轮进攻的开始。

朝廷大军兵力充裕,又征发了大量青壮从军,所以根本不缺人,前一轮攻城的队伍后侧,下一轮攻城的队伍即将补上,这一空档期内,如林的投石机继续抛射着石块、火油弹和轰天雷。

如今已过午时,继续攻城的士兵们提前吃过午饭,而城头守军面临着重重压力,如果没有负伤失去战斗力,就得守在自己的岗位。

一筐筐热腾腾的炊饼被人抬上城头,连带着无数装有温热淡盐水的竹筒一起,分发给浴血奋战的将士们,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将士,每人还能分得一个咸蛋。

悬瓠城中已经实行实物配给制,从上到下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或者普通百姓,每日的口粮都已经严格限定,每到饭点,要么排队打饭,要么有专人分发。

与此同时,为了节省薪柴,还严格执行集中生火的制度,设立公灶烧水做饭,严禁任何人私自生火。

每一个公灶都有特制的铁锅,即节省薪柴,也能在烧水的同时将饭蒸熟,与此同时,放在水里的咸蛋也一同被热透了。

来自山南黄州的各类军需品,有力支撑着悬瓠守军的战斗力,无论是对于城头守军,还是地道里的守军来说,都是如此。

挖掘地道攻城,是古来有之的常见攻城战术,悬瓠守军自然也做了准备来应对敌军的地道攻城战法,地面上严阵以待,地底下也丝毫不敢懈怠。

在地道里守着“地听”听动静的士兵,轮流到地面上透气顺便吃东西、喝喝水,眼下是秋天,虽然地道里一般要比外面阴凉,但却闷得慌。

安州军在悬瓠城里绕着城墙挖了一圈地道,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地听,因为是在城内的缘故,地道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通气孔,免得士兵在地底下闷死。

此时此刻,城东的地道里,守在各处地听的士兵都已经听到了“沙沙”声,这是有人在挖地道,不止一条,而且,距离悬瓠城已经很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