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觉摇了摇头,随即又点头:“是也不是。”
张半寥笑骂道:“大和尚你就不要打机锋了,我没空跟你扯!”
释延觉随即低声说道:“当年玄奘大师从佛国天竺回返长安后,收到了太宗皇帝的空前礼遇。贫僧所见札记中所说为‘太宗命宰相玄龄亲接,长安万人空巷’。足见盛状。而太宗皇帝也将玄奘大师请进大慈恩寺作为主持,让他负责翻译经书,传扬佛法。”
“嘿嘿!”张半寥怪笑说道,“都说你们和尚不注重名利,怎么还把房玄龄怎么接他的也记在里面了?还‘万人空巷’,嘿嘿,这样的词应该是你们佛经里没有的吧?我估摸着这玄奘和尚当年在记完这一件事之后每次翻到此处肯定是看得心神荡漾。就跟老张我当年看那什么什么梅的书一样,看到关键处也觉得开心……”
“什么什么梅?”小云疑惑不解。
释延觉轻咳两声,假装没有听到,继续说道:“玄奘大师应太宗要求写了一篇《大唐西域记》,记录他一路西行所见所闻,也记录了很多的风土人情。”
张半寥又打断说道:“这玄心大师记载的是风土人情,但是对于这位唐太宗来说可不是如此。这本书就成了唐朝的边防指南了,哪个国家比较强,哪个国家有好东西,都在上面明白写着呢。嘿嘿,要知道古代的皇帝一心只为了统治,怎么会真正的对一个人的外出旅行上心?”
释延觉喟然长叹,没有去反驳张半寥所说的话。
小云这个时候问道:“可是玄奘大师与玄心大师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张半寥也跟着问道:“就是,你说了半天我也没听出来他们两个有什么关系啊。”
释延觉无奈摇头,继续说道:“太宗对玄奘大师礼遇有加,但是高宗继位之后就不是如此了。玄奘大师也从慈恩寺搬到了西明寺。”
“这又是为何?”小云不解问道。
“因为高宗信自己是老子的后代,信道,不信佛。所以这玄奘晚年过得十分凄苦。”张半寥出言解释。
“不!”释延觉摇头,“玄奘大师在西明寺也没有因为环境变化而有懈怠。甚至于到他圆寂之时还在不断翻译从西天取来的大乘佛经。”
张半寥笑着摇头:“那又有什么用。据说玄奘取来的经书是不少,但是真正翻译出来的不足一半。”
释延觉闻言也是神情暗淡,叹息一声:“阿弥陀佛。大乘佛经如能尽数翻出,如何不能拯救世人。只可惜当时唐朝皇帝不懂佛家奥义,又中途改道,致使世人对于佛家多有离舍,佛门人数稀少,佛经参悟之人更少。光是唐朝时期的佛经就已经损失了大半!而玄奘大师也在西明寺圆寂。”
“那他跟玄心有什么关系?”张半寥奇道。
释延觉深吸一口气,低低说了一声:“转世灵童。”
张半寥目中露出震惊:“转世灵童?”
释延觉点了点头:“正是!”
张半寥想了想摇了摇头:“不对不对!你们佛家的僧人讲究的是死后能入极乐世界,要么就是圆寂成佛,哪有什么转世灵童之说?”
释延觉摇头:“不对,你再想想!”
张半寥闻言一愣,随即眼睛大睁:“是了!藏区佛教传言达赖或者喇嘛圆寂之后会有转世灵童之说!细细算来这藏区的佛教与你们乃是同宗同源!还有就是唐朝以前藏区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并不紧密,而是在唐朝诸多次联姻之后才紧密起来。而且……”张半寥一边思索一边说道,“藏区的佛教盛行也是在唐朝的文成公主嫁入之后!到了后来的明清直接设置了管理藏区的机构。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更是直接设置了金瓶掣签的制度来决定转世灵童!”
释延觉闻言点头:“你所说不错。只是转世灵童怎么可能去人为的规定呢?”
张半寥没有去回答这句话,而是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