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不许他们在一个赛道上跑

 热门推荐:
    曹志强敢对俩人这么说,自然不是胡吹大气,而是真的很有底气。</p>

    原因就在于,曹志强不是从底层做起,然后再慢慢往上爬,而是先找了大领导那种顶级大老,然后再利用这种大老的关系,狐假虎威的搞出一个出版社。</p>

    这种高屋建瓴的方式,本就跟一般老百姓的小打小闹不一样,哪怕庙再小,那也是有后台的。</p>

    更别说,红光出版社作为红光机械厂的下属单位,背靠红光机械厂这种大国企,本就是一个国营单位。</p>

    在这个时期,只要是国营单位,通常很难被一般的基层人员刁难。</p>

    实际上,搞了这么久,尤其是跟出版局的局长等领导接触过之后,曹志强也不再是原先那个啥都不懂的新嫩小白了。</p>

    至少对出版业,他是有了一定了解的。</p>

    其实在这个时期,像出版社这样的单位,本质上跟一个工厂没啥区别。</p>

    只不过普通工厂是生产工业品,而出版社呢,则是生产文化产品,比如图书音像制品。</p>

    换言之,出版社其实是一个生产单位,只是生产的是文化产品罢了。</p>

    与此同时,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出版社不光是一个生产单位,其实还是一个发行单位。</p>

    这就意味着,出版社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比如自己制作的图书音像制品,也可以自行售卖,不用非得卖给新华书店。</p>

    只是相对来讲,新华书店的发行渠道更广,所以一般都会直接把书卖给新华书店,让新华书店代为销售。</p>

    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讲,他们不会去一家出版社买书,都是去当地新华书店买书。</p>

    然而,如果有一些私人想要绕过新华书店,直接跟出版社买书,那也没啥问题。</p>

    只要出版社的售价不超过定价,就不存在倒卖问题。</p>

    反倒是新华书店这里,要是一直通过新华书店大量出货,问题很多。</p>

    首先就是性价比问题。</p>

    如果一直通过新华书店出货,那曹志强的出版社赚的就少。</p>

    毕竟他是先把货卖给新华书店,新华书店再大批量的卖给其他读者跟二道贩子。</p>

    这样的话,货卖的再多,曹志强也只能是每本书卖五元钱。</p>

    可要是让那些二道贩子来他出版社买,那他一本书就能卖八元钱,比卖给出版社还多三元钱,何乐而不为?</p>

    其次,是口碑问题。</p>

    过度的饥饿营销,一直买不到货,也会惹恼普通读者,进而造成口碑下滑的。</p>

    虽然曹志强的备货量很多,但问题在于,新华书店是国营单位。</p>

    国营单位的性质,就是一本书卖的好或者不好,那利润都是要上缴的,新华书店的普通职工没啥好处。</p>

    </p>

    这样一来,新华书店的员工自然不乐意补货。</p>

    因为此时新华书店的每家店铺,每天上货多少,都是计划好的。</p>

    比如新华书店的一个书店,每天从你的出版社进多少书售卖,这都是按照原先就计划好的指标来,通常来说不能变。</p>

    上面把指标定下来,那么新华书店的员工,就会按照指标去进货。</p>

    这个指标通常是一个弹性指标,比如每天最少进货多少,最多进货多少。</p>

    一般来讲,只要进货指标完成,新华书店的人就可以不再进货。</p>

    哪怕新华书店的某本书突然卖断货了,他们也不会及时补货,而是等到下一个周期,也就是明天再去补货。</p>

    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一些畅销书经常出现卖断货,然后群众一大早排队购书的情况,这主要就是新华书店周转太慢的缘故。</p>

    因为指标内的进货行为,是必须要做的,但指标外的补货行为,是可做可不做的。</p>

    在工资奖金不变的情况下,新华书店的员工,干嘛要累死累活的去补货?</p>

    反正补货也不会有额外奖金,他们闲的蛋疼才去补货。</p>

    有那个时间,在自家仓库里歇一会儿,打个扑克唠个嗑,他不香么?</p>

    之前新华书店不到半天功夫就把《江湖行》售光,当天没补货的原因就在这里。</p>

    然而,到第二天的时候,之所以只把进货数量增加到每天五万套,不能提高到十万套甚至二十万套,这又为何?</p>

    原因就在于,五万套每天,这属于这家店计划内的最大指标,再高就不行了。</p>

    想要修改进货指标,得找各级领导层层盖章,然后重新修改计划,非常的麻烦。</p>

    至于今天的十万套补货,那属于计划外的情况。</p>

    严格来说,是因为《江湖行》卖光之后,外面排队的人迟迟不走,并且鼓噪抗议后,新华书店的人怕出事儿,所进行的一种妥协性的临时行为。</p>

    没看警察都来了么?那可不是人家警察自己来的,是新华书店报的警!</p>

    毕竟这么多人呢,一旦闹起来,新华书店也怕啊。</p>

    但是呢,只要不搞限购政策,就算再临时补货十万套,估计还是满足不了外面排长龙的购书人的胃口。</p>

    那么多人来排队买书,谁敢保证里面没几个财大气粗的二道贩子?</p>

    一旦前面的几个人是财大气粗的二道贩子,再次把那十万套书给买光,导致后面大量的排队者买不到书,那一样会出乱子!</p>

    尤其是里面还有好多大爷大妈,那就更麻烦。</p>

    甭管他们来排队买书的目的是啥,是自己读还是想着倒卖。</p>

    万一他们排了一天的队,到头来却买不到书,一定会炸毛!</p>

    一旦惹恼了他们,那后果不堪设想。</p>

    尤其是那些大爷大妈,他们到时候才不会管是不是数量不足,只会说不公平,只会大呼小叫的闹腾。</p>

    要出了这种事儿,麻烦就大了。</p>

    所以,必须让排队者最少能每人每天买到一套。</p>

    如此一来,真心要购书自己看的,自然会满足。</p>

    而那些想趁机倒卖赚差价的普通大爷大妈,虽然只能买一本书,但倒卖一下,大概也能赚个四五快钱。</p>

    有这笔收入打底,加上一视同仁,每人都是每天限购一本,公平合理,也就不会在意排队等了很久的事儿了。</p>

    可问题在于,新华书店只是个国有单位,他们没权利对某一本在他们这里售卖的图书搞限购。</p>

    能颁布限购令的,只能是出版单位,也就是红光出版社。</p>

    按说这个时候呢,各个店面的负责人,比如刘东海,应该立刻发布限购令的。</p>

    可他们却无视了这些,反而只想到了赚钱。</p>

    要不是曹志强今天及时赶过来,真要是等到出了群体xg事件,那就麻烦大了!</p>

    “你们怎么搞的?”</p>

    想到这里的曹志强破口大骂。</p>

    “我为毛要把出版社的人都派出去,为毛要每个主要的新华书店售卖点,都安一个负责人?</p>

    难道只是为了让你们来这里挺尸的?</p>

    还不就是为了及时应对各种问题?</p>

    比如这种情况,那就该及时限购啊!</p>

    实在不行,也可以及时给我打电话汇报情况啊?</p>

    看你们这是搞的什么?</p>

    都出事两天了,还是我过来之后才发现了问题?</p>

    知不知道,要是真的出现群体xg的乱子,我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甚至出版社都可能要关门啊!”</p>

    “对不起,总经理。”沉振华立刻低头道,“都是我的错,是我没能搞清楚状况,没能及时向您汇报,您要怪,就怪我吧。”</p>

    “不不不。”刘向东也连忙认错道,“总经理,我也有责任,毕竟我没想到这一茬。</p>

    我看到那么多排队的人,只想着咱们的书卖的好,光想着怎么多卖书,怎么跟新华书店的人谈修改指标的事儿了,没想到会这么严重。</p>

    这都是我经验不足,我,我接受任何惩罚!”</p>

    “行了!”曹志强摆摆手,“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p>

    顿了顿后,曹志强道:“你们都这样,其他书店怎么样?是不是也是这个情况?”</p>

    “应该差不多吧。”沉振华道,“其他书店的人流量不如这里多,但他们的指标也少,应该大差不差。”</p>

    “那这样。”曹志强道,“你赶紧给其他书店打电话,让他们按照我说的去做,立刻搞限购!</p>

    务必要做到来新华书店买我们书的人,至少能每天排队买到一套。</p>

    千万不要让人排队半天,却来一句卖光了,明天请早。</p>

    这样一来,不光会败坏我们出版社的口碑,还容易出事。</p>

    至于那些想要多买书的书贩子,你对各个书店的负责人说,让想一次性多买的人,直接来我们出版社买,不要在新华书店买了。</p>

    总之,从现在开始,我们出版社在新华书店上架零售的图书,全部实行限购政策,也就是每人每天只能买一套,多了不行。</p>

    至于那些想当倒爷的家伙,让他们直接来我们出版社购买,全部按照我说的,起购一千套,每套八元。”</p>

    “总经理。”刘东海道,“一千套似乎有点太多了吧,一般人根本付不起这个钱。”</p>

    曹志强还没说话,沉振华先开口了:“不会的。因为只要限购令一出,那些二道贩子没法从新华书店买到额外的书了,那就只能从我们出版社进货了。</p>

    如果单个人拿不出一千套的钱,他们可以合伙啊。</p>

    不要小看群众的智慧啊!</p>

    假设我是二道贩子,我如果听说可以直接去出版社,以八元一套的价格进货。</p>

    那么哪怕我手头钱不够,那我可以拉其他人一起凑钱,然后合伙去购书。</p>

    比如我能出八百块钱,那么只需要找九个能拿出八百块钱的人,就可以凑够八千块,然后一起去我们出版社,购买一千套图书了。</p>

    把书买到手,再分一分,然后自己去各大高校门口摆摊的话,要是按照十元一套的价格去卖,恐怕很快就能被抢光。</p>

    如此一来,我手头有八百块,跟人合伙,一转手最少能赚两百块,那还有啥可犹豫的?”</p>

    “华子说的好。”曹志强笑了笑。</p>

    “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我们的书还是紧俏货,畅销货,那就不用担心他们够不够进货的钱。</p>

    事实上,我之所以提高进货门槛,起批一千套,就是逼他们联合。</p>

    像这种小打小闹的二道贩子,只是散兵游勇,不成气候不说,还只会引来麻烦。</p>

    只有让那些二道贩子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个大型利益团体,我才能择其优者,与他们搞合作。”</p>

    “搞合作?”沉振华张大嘴巴,“老板,不,总经理,您这是打算跟那些二道贩子合作?这,这岂不是自降身价?”</p>

    “这怎么叫自降身价?”曹志强耸了耸肩,“华子,你可别小看那些二道贩子,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人可比新华书店强多了。</p>

    以后咱们出版社想要做大做强,很可能就要指望这些二道贩子中的佼佼者了。</p>

    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以后你就知道我要做什么了。”</p>

    说到这,曹志强笑着摇摇头:“行了,那些事情以后再说。</p>

    那,我带了点饭菜过来,虽然是剩饭,不过都没人动过,而且都是大饭店的名厨做的,你们要不要吃点?不要的话,我给别人了啊?”</p>

    “要要要”沉振华立刻嬉皮笑脸的道,“别说啊总经理,您要不说,我都忘了现在到饭点了。</p>

    这饭菜就留下吧,我保证能吃光。”</p>

    曹志强微微一笑,然后看向刘东海:“你呢?”</p>

    “谢谢总经理。”刘东海也连忙点头道谢,“我也没问题,中午我就吃这个了。”</p>

    “不嫌弃是剩饭?”曹志强问。</p>

    “怎么会嫌弃。”刘东海嘿嘿一笑,“您这一看就是大酒店的硬菜,何况您还说了,这都没人动过,那更不会嫌弃了。”</p>

    “不嫌弃就好。”曹志强点点头,“时间还早,你俩赶紧吃吧,等吃完了,就把我的限购令跟批发令通知下去。”</p>

    “以后来新华书店买,就只能每人每天买一套,价格也严格按照定价来,绝对不讲价。”</p>

    “想要一次性大批量的买,当二道贩子赚差价,就直接来我们出版社,价格可以优惠。”</p>

    “必须把真正的图书消费者跟二道贩子分开,不许他们在一个赛道上跑,听明白了吗?”</p>

    “听明白了!”沉振华跟刘东海同时回答。</p>

    “很好!”曹志强笑了笑。</p>

    “我有预感,咱们出版社啊,以后能不能趁此一飞冲天,就看这一仗打的漂不漂亮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