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老人。
刘德抬起头来,对侍立在一旁的尚书令简雍道“陈公公忠体国,有大公于社稷,追封为太师、燕侯,百官立即评定陈公功绩,追赠谥号,建紫金阁,陈公入紫金阁,受世代香火,流传千古,名垂青史!”
“陈朔长子陈生,早逝,追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安树县侯。”
“陈朔次子陈铮,战死沙场,有功,追封为骠骑大将军、上护军、清诩侯!”
“陈朔之孙陈琪,承陈公之爵,为辽城侯!”
陈琪与陈瑛二人作为陈朔的直系血亲,立马磕头拜谢。
刘德挣扎的站起身来,走到墓碑旁边,轻抚光滑却冰冷的碑石,回想往日与陈朔相处的场景,却是历历在目,手臂无力,轻轻地摆了摆手,对众人道“都回去吧!我在这里待一会儿”
“殿下”
“好了,都下去吧!”
天空这时,却是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刘德抬起头,任由雨水拍打在脸上,浸透衣衫,泪水随着雨水疯涌而出,却是分不清到底是雨水还是泪水。
都说君王应该喜怒不形于色,不用该把自己的喜恶展示给外人,更不应该让麾下看到君主脆弱的一面,但刘德已经不在理会这些东西,他就想好好的发泄一番,痛哭一番。
陈瑛在耳边的话语,现在却是依旧萦绕在刘德的心里“祖父他一直在等待夫君回来,就是祖父薨,也是面朝西方”
雨却是越下越大了!
陈朔离世了,在这之前邵覃邵公也离世了,刘德亦是悲愤,邵覃一死,恐怕扬州的局势将会更加的糜烂。
刘德书信一封,是给邵覃之子邵叡的,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沉重。
在书信一封给在陈留的朝廷,希望朝廷追封邵公功绩,并表邵叡为扬州牧,继承邵覃之位。
百官评陈朔之功劳,谥号曰“文”,史书记载燕文侯。
而刘德所说的紫光阁,也在工部的力的修建下很快的便破土动工了,就在铜雀台的旁边,不过因为铜雀台比较高大,一直还未修建完成,又因为紫金阁比较重要,所以工部先放下修建铜雀台,力修建紫金阁。
为纪念追随光武帝刘秀,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二十八名将领,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二十八位大将的画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
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大汉,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像于麒麟阁上,以示纪念和表扬,史称麒麟阁十一功臣。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便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所以刘德为了激励文武百官,也建立紫金阁,受天下人供奉,以彰其功,而且刘德不准备用画像,而是直接召集能工巧匠按照一比一的比例用青铜打造,在以青铜为台,命书法大师在上泼墨立传,以金字篆刻之。
随后又有君命下达,在紫金阁旁在重建一座英烈祠,以供百姓祭拜,东禹城的英烈祠保持原样,英烈祠是专门为战死将士们设立的,与紫金阁并不冲突。
陈朔之墓葬在北平城郊的景山上,刘德为了防止陈朔被人打扰,直接下令,以后景山便是专门埋葬有功之臣的地方,刘德命其为忠义陵。
陈朔一死,大汉不可一日为相,荀彧经过了将军府长史、吏部尚书、内阁次辅等一系列职务的培养,不管是资历还有能力都足以担任内阁首辅一职。
刘德也不废话,直接拜荀彧为内阁首辅,统领群臣。
荀彧担任内阁首辅,就不能在担任吏部尚书了,刘德调工部尚书徐光启为吏部尚书,吏部尚书职位非常重要,工部尚书虽与其平级,但实际上地位与权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