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明年肯定还得继续挖。给了挖湖村民福利,会有更多人参与进来的!”郑胜提议。
郑汶想了片刻,竟然出乎众经理们意料地点头了,他同意了郑胜的安排。
经理这名字自然是郑胜力争的结果——这也是他最近“换名大计”的成果。
换名不是郑胜一个人能决定的。这一个多月来,郑胜、郑汶两人不断通过飞鸽传书,商量这件事。
最后两人达成了统一的结果。
比如主事人的称呼,主要是经理,有负责理一项具体事物的大经理,如负责醉香居的任据。也有一郡之经理,称谓是理事,如宛城醉香居理事郑广选。而县城里、乡间的主事人称呼为掌柜。
经理们离开了。
郑汶缓了片刻,才问“司马畅不肯帮忙?”
这是他去江夏前,和郑胜商量过的,石崇如此欺凌弱小,身为郑氏“靠山”的司马畅该出马扛事了!
“我算是看清了。这位大王就是个贪财怕死、欺软怕硬的货色!”郑胜撇撇嘴,“他给我的回答竟然是只要拍卖行垮不了,每年给他应得的分红就好,他不在乎多少!哼!上次谈话时,他还争得一点不退让。”
司马畅畏惧了石崇?郑胜也不知道他们在私底下又发生了什么。一个郡王竟然畏惧一个刺史?
郑胜只能在心里保留住这个疑问。
司马畅不中用,郑胜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但他也深感回天乏术。就算他能“变”出世上少有的宝物来,但面对一个作为上百万人口的父母官,这又有什么用?
郑汶去忙着准备到许昌建“分厂”了。
留下郑胜一个人默默发呆。最后,很是无聊的他走出门,走过走廊,到了一片朗朗读书声的小学校。
不同于在丹阴聚那边地窄少田,北溪两岸地势开阔,自然用不了建两层的木楼,而是两排漂亮、整齐划一的青砖瓦房,这便是教学区了。
郑胜脚步慢了下来,突然在想这青竹书院有意义吗?
乱世将至,这些农人的孩子学了知识又有什么用?胡人的屠刀又不是以知识多少来区分这人杀还是不杀的?
胡思乱想的他不禁更加心烦意乱起来。
“铛铛铛——”下课钟声响起。
一旁的教室里顿时窜出来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孩子,他们自然一眼便认出了郑胜。
“世子好。”
“世子好。”
孩子一个个跳过来对他打招呼。
“你好。”郑胜一个个回应过去。不一会儿,顿感口干舌燥。
“调戏”完世子的孩子们跑去了前面的操场。
郑胜不禁想起了前世他的学校、他的学校生涯,那几乎是他关于前世的大半记忆。
那时候,他也是如此,下了课,跑去操场上玩耍。
这是他之所以会一开始给几个伙伴上课、之后又有了南山里的青竹书院,最后整出来了一个学校的缘故。
郑胜心里倍感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