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满门抄斩了,反倒连对方是谁都要对大家隐瞒。
究竟是哪个妃嫔有这么大的魅力,让皇上不惜为她食言,连她差点害死亲生儿子都可以不计较?
以谢南嘉对皇上的了解,皇上应该不是这种会被美色冲昏头脑的人,这么多年,从来没听说他为了哪个女人做出过有违自己身份的事,就连各国进献美女,他也从来都不接纳的。
所以,他这回是怎么了?
难道说……
谢南嘉猛地一激灵,突然想到了另一种可能,如果宫里还有什么人在皇上眼里比亲生儿子还重要,那就只能是亲生女儿了!
对!一定是这样,投毒的肯定是哪位公主!
想到这里,谢南嘉的眼睛顿时亮了,急忙向淑妃询问道“娘娘觉得皇上平时最疼爱哪个公主?”
“什么意思?”淑妃还在喋喋不休地抱怨,闻言一愣,迟疑道,“难道你认为下毒的人是公主?”
“我认为有可能。”谢南嘉道,“妃子再亲,也没有自己的骨肉亲,皇上对自己的骨肉下不去手,更不能让她名声受损,所以才选择隐瞒。”
“……”淑妃倒吸一口气,惊恐地捂住嘴巴,谢南嘉的话提醒了她,只有在对方是公主的前提下,皇上才没办法兑现那个满门抄斩的誓言,因为他不可能自己斩了自己。
“可是,公主为什么要害我,我和她们又没什么利害冲突。”
“谁说没有?”谢南嘉道,“她们也许是为了自己的母亲,也许是担心小皇子抢了父皇对她们的爱,也许是受了别有用心之人的蛊惑,也许是自己生活得不如意,所以见不得别人比她幸福,这些都有可能。”
淑妃沉默下来,呆呆坐在床上,半天没有动静。
谢南嘉悄悄起身离开了景和宫。
她可以为淑妃思路,却不能和她一起猜测具体是谁,她怕有一天这些猜测的话语会传到别人耳朵里,无端给自己惹来麻烦。
不过,她几乎不用费什么心思猜测,在她看来,那个人是谁已经再明显不过。
她想,宫外的事应该也差不多有眉目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好消息传进来。
果然,她刚回到慈宁宫,消息便来了。
不止她这里得到了消息,皇上那里也得到了消息,整个皇宫都得了消息,乃至整个京城都得到了消息。
孟皇后的娘家侄子孟泰阳,于今日中午在仙客楼醉酒闹事,打伤了御史大夫的儿子和大理寺少卿家的孙子,并口出狂言,说他们孟家只是暂时失了势,等将来他表哥宋景行打回京城,夺回皇位,他们孟家便会东山再起,到时候什么御史大夫,大理寺卿,给他提鞋都不配。
如此猖狂无礼大逆不道的反动言论,顿时震惊了朝野上下,各方官员纷纷进宫面圣,请求皇上严惩孟泰阳及孟氏一族。
儿子被打伤的御史大夫更是义愤填膺,洋洋洒洒写了万字谏言,说当初孟氏一党鼓动宋景行造反时,就该被株连九族,皆因圣上仁慈,只斩了孟丞相一人,然而孟家非但没有对圣上感恩戴德,反倒丝毫不知收敛,横行无忌,大放厥词,藐视皇权,此等大逆不道之徒,当满门抄斩,以儆效尤,不死不足以平民愤,不斩不足以正天威。
大臣们都气成这样,更不要说皇上,宋万基发了登基以来最大的一次怒,当场写下圣旨,命大理寺火速捉拿孟氏族,除十岁以下幼童,其余统统斩首。
大理寺少卿的孙子还负伤躺在床上,领了圣旨,自然是不遗余力地执行皇上的命令。
如此轰动京城的大事件,迅速压倒了之前所有的热门话题,关于太子妃是神女降世的传言,也瞬间被人们抛之脑后。
人们在震慑之余,还不忘感叹皇上的宅心仁厚,因为皇上虽说要将孟氏满门抄斩,终归还是于心不忍,留下了十岁以下的幼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