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逼迫王氏(2 / 3)

夫为佞臣 汴梁公子 3166 字 2022-08-07

这样一个阴毒之人。她那般对待女君,主公自然恼怒。如此结局...虽然过于狠毒,但也算是她自作自受得来的报应。”

郎君们小声交谈几句,便命精督卫将这具尸体从长廊内抬了出去。

约莫一盏茶后,小茶楼里廖云城与吕寻的身影才渐然显现,此时宁南忧坐在马车上已等得有些不耐烦。

吕寻小步奔了过去,便听见车厢内的男郎冷冷问道:“王氏还被代王拘在王府之内么?”

吕寻急忙答道:“内狱的官吏已经催过代王许多次了。但...代王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诿,故而至今也没能将王氏送进内狱。”

“代王,还真是维护王氏,嘴上答应了东宫,私下里却不肯将人交出去。”

宁南忧淡淡说道:“既然代王不肯,那便再添一把火,逼着他送王氏进内狱。”

吕寻问道:“主公想如何做?”

车厢内,郎君玉指勾起帘子,递来一封信,告诉吕寻道:“你将这文书送到江府。江主司见到信,便会明白该怎么做。另外,暗中通知付沉,叫他在集市里安排些人手,配合水阁行事。”

他说到这里,吕寻心底已然明白他到底要做些什么,于是连连应下道:“属下遵命。”

车夫勒着缰绳,等着郎君们说完话,才轻轻的对马斥出声来,缓慢的向前驶去,积雪在车轮下发出“吱呀”的微响,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一场深冬季节的飞雪过后,阳光逐渐消解了寒意,慢慢的带着一丝温暖降临大地。

——————

睿王回京不过五日,京城便闹出了一场好戏。

淮王后王氏数月前苛待睿王妃的种种细节小事,传遍了大街小巷、酒楼茶肆,消息便像乘着疾风般,凡京城人士,无不知晓淮王后的恶行。紧接着,摄政淮王推诿官吏收监、不肯送王氏入内狱的举动也随着此事的发酵而被人们议论起来。众口铄金,很快淮王府便被推上了民舆的风口浪尖。

东宫有了理由向淮王府要人,便日日在王府前的巷子里高喊吆喝。因这事举城关注,故每当内狱收监的官吏前来高喊时,全京城的百姓皆会奔来凑热闹。

宁铮想尽了各种办法平息舆论,可此事却越传越广,以至于整个京畿地区的百姓们都知晓了淮王后的恶行。他被逼无奈,拖沓磨蹭数日后,终究还是向东宫妥协了下来。

王氏被内狱官吏带走的那一天,街道两侧站满了人,京城可谓万巷皆空。

江呈佳坐在家中,听着千珊报上来的消息,却并不觉得舒心畅快。她晓得,这件事背后乃是宁南忧与江呈轶合谋而为。然这事情闹得太大,恐怕之后不好收场,她心底总觉得隐隐不安。

这种预感,果不其然的在淮王后的风波平息后的半个月内应验了。

春日渐近,一年一度的官员考绩也随着魏帝的圣令传达雷厉风行的展开。各地收上来的考绩文书中,出现了重大纰漏。魏帝盛怒,立即下令命廷尉府、东府司严查此事。

数日的调查取证后,东府司与廷尉府查出,官员考绩出现纰漏的文书皆来自于信都。此地监管使贪污纳贿,收受了数十名官员的贿赂,私自调用监管使印章,替这些只知食禄享乐的官吏遮掩过去一整年的碌碌无为。

案子结成文书上呈至魏帝手中,这位监管使的官途亦到此为止。短短五日,东宫便下传了皇帝的圣意,将此监管使的一应官职全部革除,抄没家产、流放其族子弟,又罢免了那数名涉事的官员,罚钱万贯,逐出任职之地,永世不得再入官途。

此一番恶罚,令朝野上下肃清一震,震慑了不少包藏祸心之人,使得众臣人人自危。

肃清贪官污吏,江呈轶在东府司内出了不少力,窦月阑从旁协助,总算没有让这桩事情再像其他案子那般沉沦下去。

只是,事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