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才睁开眼,向着身边陪客的方丈说道“多谢绍隆禅师款待。”
“施主,且留笔墨。”绍隆禅师是云岩寺方丈,他听执客僧说有京城贵客来访,所以亲自作陪。
贵客就是香火钱给的多,京城人自然是因为贾红线的汴梁口音。
大宋也是尘世,人总分高低贵贱。秦牧在贾红线的精心打扮下,活脱脱一个富贵少爷,所以绍隆禅师才难得的露面。
要写字吗?
秦牧望着纸笔有点犹豫。写什么呢,总不能是“秦牧到此一游吧。”这样禅师还不得把自己踹塔下面去——塔可是够高的。
他想了片刻,提笔写道“柳条折尽尚东风,杼轴人家户户空。只有虎丘山色好,不堪又在客愁中。”
这首诗不是他写的,作者是谁秦牧也不记得了,可是肯定不是宋朝以及之前的人。
这首诗并不出名,秦牧也是练毛笔字时候学到的,现在写下来却刚好应景。
苏州城显然是因为方腊的战火波及导致市面萧条,乞丐遍地。也就是城外的云岩寺还暂时算是逍遥所在。
诗不算多好,却也不算烂。中上水平,难得的是刚好写出了眼下的局面,这让绍隆禅师很是满意。
人间处处烽火,只有丛林禅寺才是保命安身所在,秦牧等于变相的捧了和尚。
“施主大才,”等小和尚收起了秦牧的墨宝,绍隆禅师语气和缓的问道“不过贫僧看施主题中之义,似乎有点不开心。不知施主为何事所惑?”
秦牧发愁去哪里找那个景羊五尊盘,现在还然没有进展,当然没那么开心了。
“禅师,我这次来江南游历,一来是见识下别样的山水,二来呢,是想体会不同地方的风情。”
“这似乎并不难办到,施主又何必犯愁?”
“杭州眼下不太平啊。”
“这也不需担心,朝廷大军一到,邪魔外道自然化为粉碎。到时候定会还天下一个太平,施主只需多待几日便可。”
绍隆禅师对方腊可没有好印象。方腊对朝廷来说是反贼,对禅师来说是魔鬼。
方腊起事不仅仅是趁着花石纲之压迫裹挟了贫困的饥民,而是在之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他自号“圣公”是对大宋朝廷,对民间他还有一个称呼“明教教主”。
方腊早就利用这个身份在民间开始鼓动。
“明教”源自“摩尼教”,“摩尼教”源自古波斯,传到中土之后,一度声势浩大,信徒众多,在唐武宗会昌五年灭佛时,摩尼教遭到严重打击,转而成为秘密宗教,改称“明教”。
同行是冤家。
“明教”在“佛教”眼里自然不是好东西。
绍隆禅师称呼方腊为“邪魔外道”一点不意外。他可没想到身边就站着“明教”教主的女儿。
“……”这样的话秦牧可不好接了。
顺着和尚口气说,就得罪了方好音,可不顺着人家,也得有个话。
秦牧想了想说道“纵然如此,可是市面凋零,江南风情十不存一,也是个遗憾。想来只能去故纸堆里面寻访了。”
绍隆禅师对今日的客人比较满意。精通人情世故——给钱多,会写诗——不是俗人百姓,又没有纨绔的跋扈。
对于这样的客人他愿意提点两句。
“施主来此,也是有缘,贫僧指点你一个去处,江南风情,尽在此间。”
苏州城西美巷,白墙黑瓦,好似淡墨山水一般,宁静中显露着不凡。
这是贺铸的宅邸。
贺铸是宋朝开国太祖赵匡胤的第一任妻子贺氏后人。
贺氏没有等到赵匡胤登基坐殿就故去了,但是她为赵匡胤生了好几个儿女,宋太祖对她非常喜爱,以至于爱屋及乌,对贺氏后人多有提携。
不过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