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殿中侍御史李纲的困境(2 / 5)

大宋混世魔王 凭鱼跃 7736 字 2021-03-11

。换了秦牧跳出来做香烟,早被人吃的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是可忍!那就忍了吧。毕竟香烟这个东西,是一个新的商品,属于一个新的行业。大宋原来根本就没有香烟,也没有类似的商品,所以根本不存在这个行业,也就没有行规,没有利益冲突。

这也是权贵们可以接受的一个原因。

可是接下来,折家就动了别人盘子里面的肉了。

贾红线的养殖场和家具厂,直接和权贵们起了冲突。

开酒楼饭馆的,对于新兴的肉类配送,几乎立刻就接受了。因为这种分门别类,切割好了的原材料,要比他们自己买鸡鸭,然后自己屠宰,不论从成本上,还是从时间上来说,都有着极大的优势。

又节省成本,又节省时间,这就意味着利润的增长。

商业,都是追逐利润的。

这一下就把原有的鸡鸭市场打崩了一半。毕竟贾红线的仙鹤养殖场还不是特别大,因此原有的市场还能大部分维持着。

可是这局面眼见着也不能保得住。谁知道折家会不会扩大养殖场的规模呢?汴梁城里,真没几个人把贾红线当回事,他们都和韩夫人一样的看法,贾红线和秦牧,就是折家的家丁仆人一样的角色。

现在折家有钱,又有新的养殖方法,他们凭什么不继续扩大呢?谁也不会和钱过不去。

如果折家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原来从事这行的商家,得去喝西北风。

而且还不仅仅是这一行。更严重的是家具行业。

养鸡养鸭,毕竟还是农业范畴,在任何时空,散养鸡鸭的技术含量都不会多高。都是散养,好坏无非是一些技巧性的东西,而不是技术性的东西。

可是家具不同,这几乎就是本时空的最高端技艺了。

一套家具,从选材,到制作,可以说每一步都是匠人的心血。正因为如此,所以产量稀少,价格高昂——相对于广大百姓来说,因此就有着巨大的利润。

从事这一行当的商家,各个都吃的鼓鼓囊囊的,每日里很是神气。这是一个妥妥的卖方市场。

但是现在彻底不行了。随着宜家超级市场的开张,木器行的生意一落千丈,每日里门可罗雀,几乎可以关门歇业了。

汴梁城从上到下,从权贵到草根,都盯着宜家超级市场,每日里那是人山人海,都限号了。

对于百姓来说,一套入门的家具,不过是最多半年的家庭收入,买得起,而且还比老款家具用的舒服,肯定得在宜家买。

而对于权贵来说,该有的家具他们已经备齐,旧款的也不新鲜,可是新款的家具,他们一样是没有,一样是稀罕,所以必须买。

更何况顶级的百灵系列,不说别的,就是梳妆台那个镜子,这就值得女人们为之疯狂了。更别说床上的被褥枕头,是本时空没有的好东西。用趋之若鹜来形容都不足以表现贵妇的心情。

起码是舍生忘死,才能勉强表达出她们的心态。

李纲对此,深恶痛绝!因为他家就是做家具的。折家动了他碗里的肉!

作为历史名人,李纲是大宋的忠臣,是中流砥柱,这不假。可是忠臣也不能喝西北风活着。李纲也是人,他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族也要吃要喝的。

宋朝的士大夫做生意是传统,不做生意,才是另类。就比如李邦彦,他发迹的晚,所以什么都捞不到。为什么捞不到?还不是因为市面上的生意都被同僚给占据了。

李纲一直做的就是木器行。他是常州无锡人,那地方的人心灵手巧,所以李纲从那里招来许多能工巧匠,让“李家木器店”成为了汴梁城里木器行中仅次于“老鲁家木器店”的存在。

他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此——朝廷的俸禄,一直不是大宋官员的经济支柱。就看蔡京被抄家时候那个清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