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2 / 3)

起曾经的遭遇,再加上一些卡罗兰士兵的证实。整个西线军队里都知道了巴庸人是狡猾、无耻的强盗他们无孔不入、无恶不作,知道他们曾对马特亚的村庄和城市的良善居民发动毫无预兆的攻击,甚至连女人和儿童都被他们屠杀。

当被问到“卡罗兰大清洗”事件时,伊菲格蕾丝也毫不避讳自己当年的“小题大做”。

那时候卡罗兰的马特亚人和巴庸人积怨已深,只差一个发作的借口。只是这发端是真的有点……狗血。

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卡罗兰领地西北的德斯礼郡的豪利市市中心的一座教堂,当时一对新婚夫妇在举行婚礼。

马特亚帝国文化对婚礼上的夫妇没有格外的着装要求,黑色以外的纯色衣服都可以作为结婚的礼服。

当时的新娘穿红色的连衣裙,新郎则是穿一套黑色的服装,里面穿着白衬衫。

婚礼仪式和纪念仪式结束后,夫妇和他们的家人按照当地习俗携手走出教堂向穷人们布施。

这些穷人们里面有许多来自巴庸的妇女和儿童,他们看到夫妇的着装,非常生气在巴庸王国,红色代表血光之灾,送别人红色或者穿红色衣服送别人东西都是对人的一种侮辱;黑色则是巴庸最尊贵的颜色,只有教士和王室才能穿,他们平日在这些人面前俯首帖耳如今马特亚平民居然穿着黑色向他们施舍,也让他们感到被羞辱了。他们回去之后就向丈夫或者父亲诉说此事。

巴庸男人们在自家窝棚里逍遥度日。

卡罗兰领地以明确的法规禁止身高超过145公分的健康男子上街乞讨,否则管你是谁一律吊死。

年少的男孩子们在卡罗兰待了一段时间后,很快被马特亚人同化,过起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可是一些中年人和老年人思想非常顽固,他们坚定的认为身为父亲和丈夫的男子是一家之主,子女和妻子甚至母亲和姐妹都要侍奉他——据说巴庸王国的法律就是怎么规定的。这些男人普遍好逸恶劳,在家对老婆孩子吆五喝六,有的竟然让孩子和老婆出去乞讨或者工作,然后把得的钱拿回来供他安逸生活,如果他们稍有抗议或者不愿服从命令,就会被父亲或者丈夫卖掉。

有一些不堪忍受父亲霸道的巴庸妇女和孩子选择了逃亡,但大多数的选择顺从丈夫、服从父亲。

这些男人听到妻子和孩子的诉说之后,都不约而同地决定给这些亵渎他们信仰的人一个“教训”。

就这样,300多个巴庸人纠结起来冲进了教堂,他们打着信仰的名号,实际上有着各自的目的。

事发时,新娘和新郎还在教堂由画师给他们画新婚纪念的画像,而广大市民多是在吃午餐。所以当暴徒来袭的时候,教堂附近没什么游人。

意识到情况不对,牧师和助手第一反应是保护宗教信征,因此遭到了暴徒殴打,两个老人被他们打的头破血流;祭坛上的信征雕像和圣者雕像被砸的粉碎,供品和香烛被抢的一点不剩;教堂的捐纳箱和神职人员的个人生活物品和救济库被洗劫一空,连教堂装饰也被敲下来搬走。

新郎被剥光衣服扔在街上殴打,新娘被暴徒轮奸。

这个时候男人们都在工作时间,附近的女人带着孩子,她们听到动静的第一反应是要守好门户、保护自己的孩子。几个勇敢的男孩和女孩跑出去向市府报案。

两个马特亚籍的乞丐混入暴徒中间,趁机溜上教堂钟楼,栓上钟楼的门,拉动钟绳,敲响了钟。

紧密而急促的钟声引起了市民的注意,这是只有地震和战争时才会敲响的警钟。

地震是有前兆的,所以只可能是战争了。

世代生活在边境城市的人们从来都不是靠躲避生存到现在。

许多市民放下手头的事情,拿起趁手的家伙什冲向钟声的方向,正在工作的男人们和学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