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3 / 3)

上课的中学生也是如此。而市长也带着人赶了过来。

看到市民冲上来,巴庸人“好汉不吃眼前亏”,立时作鸟兽散,一些速度慢的就被愤怒的市民活活打死了。

人们发现新婚夫妇已经断气,双方父母悲痛欲绝。牧师和他的助理浑身是血地躺在祭坛边,死不瞑目。

市民们对残破的教堂进行了一下粗略的打扫,几位木匠捐了四副棺材盛殓了四人。

市长当场发誓不破此案,誓不为人。他请求市民能够给予他帮助。

市里的另外一个牧师是一个激进派,他在葬礼上的发言说“巴庸人在我国国土上对善良的国民和品行高贵的牧师作出如此惨绝人寰之事,毁我教堂、害我牧师、残我同胞,这是对我们的信仰的亵渎,这是对我们民族的亵渎,更是对我国人民的亵渎!这是侵略!为了正义,为了信仰,为了和平,我们需要一场信仰之战、人民之战、国家之战!我们已经善良过,但是毫无用处,因为这世上只有土块做的高炉里面练出土块中的铁、只有铁锤能打铁、也只有战争才能带来和平!如果不能除此大患,下一个躺进棺材牧师的会是我,下一个被奸杀的女人是你们或者你们的儿女和姐妹,下一个被欺凌而死的男人是你们或者你们的丈夫和兄弟!”

若不是市长阻止,义愤填膺的市民们几乎要杀尽巴庸人了。

市长要求巴庸人三日之内交出凶手、交还教堂所有财产,否则采取强制手段。

这一招够狠的,因为三天时间足够把所有人的怒气攒到最高点。马特亚人从不会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惯着为非作歹的外国人。

不出所料,没有一个巴庸人出来承认。于是,300多户巴庸人家遭到了强制搜查,但凡翻出任何教堂内的东西全家都被带走审问有部分巴庸人逃到了外地。

这些人向别的地方都巴庸人诉说自己遭到了不公待遇和其他地方的巴庸人一样,他们也认为自己不是马特亚人不应该受该国法律制裁,而且认为自己是逃难而来的良民,不该被“压迫”。

于是,在几个不明真相的“领头人”的带领下,巴庸人决定攻下豪利市作为巴庸人的永久居住地。

中间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事

卡罗兰的地方治安监探员老早知道了他们的计划,但是腓特烈却向当地市长和附近的民兵队长示意让巴庸人先动手。

果然,在城内巴庸人的接应下,2000余巴庸人成功“攻破城防”、攻占市政府衙。

当他们满怀希望打开武库时、期待取得更好的装备去争取更大的胜利时,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他们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妙,准备撤离。然而他们的后路已经被堵死了。马特亚人杀了他们看守城门的人,控制了城门,手持武器的居民和民兵一起反击,25分钟结束了战斗。

有些巴庸人被故意放走,他们纠集了更多的巴庸人“争取”,而马特人聚集了更多以保家卫国……自此,外来的巴庸人和本土的马特亚人。

1565年10月的圣周上,年仅5岁的伊菲格蕾丝在海德拉市大教堂发表了10分钟的脱稿长篇演说。她公开表达了自己对异教巴庸人的厌恶和愤怒,并且告诉大家,上主在梦中启示她扫灭忘恩负义巴庸人,所以卡罗兰能给巴庸人的只有三条路要么死,要么滚,要么归化。

群众们十分亢奋,伊菲格蕾丝趁机宣布将会招募“保土护教志愿军”。

最终,在这支多达10万人的志愿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下,卡罗兰的马特亚人终于清理了被称为“北国瘟疫”的巴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