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跟这帮虫子一起,搞不好政治(1 / 4)

都督请留步 携剑远行 2748 字 6个月前

第605章跟这帮虫子一起,搞不好政治

留下了一份处置岭南这边服软土豪们的文书,刘益守便带着大军离开了岭南,北归建康了。

此番南征就此告一段落,虽然结局并不完美,既没有抓到陈霸先,也没有完全驯服岭南的土豪,但刘益守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短期内所能做的极致,起码消灭了广州地区的反叛势力。

临走之前,刘益守任命王伟为广州刺史,都督岭南诸军事。杨忠为衡州刺史,在王伟帐下听命,带三千精兵屯扎韶关,一切以王伟的军令为准。

而侯安都为新州刺史,负责干脏活累活,直接与本地豪酋们打交道,同样是听命于王伟。

刘益守离开后,王伟根据他之前的交代,下令在大庾岭与番禺之间开辟了一条狭长的“官方地带”,不允许任何本地大族待在这些地方。对外宣称是要建设一条好走的官道,打通番禺跟赣南之间的联系。

如果有本地大户所生活居住的位置确实是挡道了,朝廷会将这些人安置在别处,类比于刘益守前世的集体拆迁,整体安置。

此策听起来好像是对本地各方都有利,但细品之下,就能发现其中猫腻多到数不胜数!

与此同时,王伟还下令岭南各州郡都要配合朝廷的此项行动,派出青壮来修路。

既然对外宣布是为了给广大岭南之民谋福利,所以朝廷既不给工钱,也不管饭,纯粹白嫖本地青壮,非常无耻。

当初王伟对这一条计策十分不解,认为刘益守此举会逼反那些本地大族豪酋们。

刘益守看着门外的雨水,喃喃自语的说道。他内心非常忧虑,这南边好多人,有时候也别怪前世好多喷子乃至学者们瞧不起他们。

刘益守要北伐,要集中力量对付高欢,他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治理广州甚至是岭南地区,也没兴趣当个为岭南服务,奉献一生的圣人。

陈元康拱手说道。

更多的成就,需要花费超长的时间与难以想象的精力,不是喊喊口号就能搞定的。

之前跟着陈霸先混的,被朝廷针对得最狠,损失也最大。

此外,刘益守还下诏,在各边镇,如南阳、上蔡、徐州、合肥等地建立新的总督府,并成立与之配套的“建设兵团”,负责开荒,开边,屯田,剑指魏国!

之前,刘益守所谋划的改革,经济与政治方面的内容比较多,军事改革比较少。如今把“三长制”与“总督制”拿出来。这些固然不算什么新鲜东西,但所表达的意图,却也相当明显了!

然而刘益守这些政策都还没正式实施,结果五月末的时候,北方便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

反正结果就摆在那里,不可能被篡改,至于战斗的过程,要怎么猜测都行,其中的意义也不大了。

骑兵冲过来,你反应不及时那就完蛋了,手中有神兵利器也用不上!

总而言之,他现在对自保很有信心,但进取的能力却不足夸,要跟高欢河北决战,还差了口气。越是靠近终点,越是不能蛮干。

刘益守微微摇头,陈元康并未看到梁国中枢部分人员的惰怠与保守。这些人或许对治理好梁国还有那么些许责任心,但是,他们对于北伐,则是一点兴趣也没有!

在这里,那些土改什么的政策,根本没有施展出来的空间,也不可能有什么人因为你的“人格魅力”而纳头就拜。

高欢的年龄与寿命都没有改变,也不会因此多活几年。

刘益守很明白,所谓量变产生质变,乃是世间颠扑不破的道理。高欢获得了大量战马,他就一定可以训练出来一支顶用好用的骑兵。

……

哪怕搞定了岭南,也无法影响北伐的大局,刘益守也是觉得无可奈何,仿